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是鳳溪公立學校屬下一所資助津貼學校。鳳溪公立學校為慈善法團,由董事局統籌行政工作。
在董事局之下,設有教育小組,專責教育事務。設法團校董會,主席及校監為前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馬紹良先生BBS, M.H.,領導推展工作。
校長領導各專責小組推展學校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2005年8月成立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環保3R:「物盡其用、廢物利用、循環再用」
例如:自備餐具;使用再造紙、補充筆芯、充電池及可循環再造的物品;用傳閱方式代替複印本;使用電子郵件,減少影印;設置廢紙回收箱。
節約能源:採用節能電器;離開課室後關掉電燈。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行小班教學,運用合作學習和不同層次提問技巧,照顧學習差異、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及發展高階思維能力。
2. 語文科校本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數學科和常識科課程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解難和探究能力。
3. 全方位學習週、德公課、多元智能課、學校文化日及各類的學科活動,擴闊學生的學習視野,發展多元能力。
4. 運用平板電腦、電子課本和各類電子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及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從閱讀中學習」推行中、英文午讀課、圖書課;閱讀獎勵計劃、跨校閱讀計劃、好書推介、閱讀大使、家長講故事。
「德育及公民教育」德公課結合成長的天空課程、品德教育、環保、國情教育、性教育等元素。
「專題研習」:常識科滲入專題研習、科技探究活動。全方位學習週以主題探究式學習。
「資訊科技」:一至六年級設置電腦科;四至六年級推行 'BYOD',常識科、數學科和電腦科運用平板電腦和電子課本學習。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通過課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立「學生支援組」,支援項目有:「增強小學資助模式」、「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輔導課」、「成長的天空計劃」、「校本言語治療服務」、「打開天空計劃」、「及早識別計劃」、「新來港學童英語班及適應課程」、「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區本計劃」、「愛心學長計劃」、協作課、功課及考試調適等。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因應不同能力的編班情況(例如精英班、提中班)調適、剪裁校本課程,加入拔尖、補底、提前學習、增潤學習等元素;因應學生的能力和表現調整學與教進度和內容。
家校合作:
全年舉行五次家校會議,建立溝通渠道;舉行親子旅行及講座和活動,邀請家長義工支援學校。
校風:
全年舉行五次家校會議,建立溝通渠道;舉行親子旅行及講座和活動,邀請家長義工支援學校。
學校發展計劃:
1. 建立有效的自主學習。
2. 優化多元的體藝教育。
3. 深化正向的校園氛圍。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發展教研文化、提升觀課和議課能力,營造學習社群。
2. 建設「正向」正面班級經營技巧。
3. 培養老師推展「自主學習」的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