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負責監察及管理學校,轄下有「校政管理委員會」、「財務監察委員會」及「學與教委員會」,共同決定及執行各項發展項目。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代表、家長、教師及專業人士組成。
環保政策:
1. 推行「無冷氣日」。
2. 節省能源及用水,減少廢物及推行循環再用。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採用以學生為本教學法,發展學生思維。
2. 重視師生交流與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3. 加強聯課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驗。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多元化的閱讀計劃,如早讀、閱讀獎勵計劃等。
2. 推行遠程教學計劃,帶領學生走進無限的學習世界。
3. 以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4. 為了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及態度,於各科課程滲入品德教育。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解難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和社交方面的支援,例如課程調適及舉辦不同類型的小組。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以小組教學及協作教學進行拔尖補底。
2. 與香港大學合作設計校本中文課程。
3. 與教育局外籍英語教師組合作校本英文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以期與國際接軌。
家校合作:
1. 印發學校及班級通訊,加強家校溝通。
2.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
3. 按不同活動需要,組織家長義工隊。
4. 邀請家長到校觀課。
5. 透過家長教師會加強家校合作。
校風:
1. 印發學校及班級通訊,加強家校溝通。
2.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
3. 按不同活動需要,組織家長義工隊。
4. 邀請家長到校觀課。
5. 透過家長教師會加強家校合作。
學校發展計劃:
1. 營造雙語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2. 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及態度,提升學生個人品德及公民素質。
3. 推行多元文化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積極鼓勵及推薦教師進行本地及海外教育交流活動,讓教師體驗不同文化,增廣見聞,提升教學效能。此外,學校亦安排教師專業發展時段,讓教師透過備課、觀課及評課,互相交流、分享,優化課堂教學。
其他:
學校特設科學科,通過悉心安排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透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身參與設定問題,設計實驗以尋求答案,進行實驗和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