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下設行政工作小組,包括課程教務組、訓輔組、活動組、總務組、教具及設備組,資訊科技組、事務組及圖書組,共同管理學校及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校董、獨立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及校友校董組成,並成立校政管理委員會、財務管理委員會、學習支援委員會和投訴管理專責委員會,負責管理學校。
環保政策:
收集舊書及校服活動、午膳用環保食物盒及餐具、廚餘回收製作肥料、分類收集垃圾、推行節約能源措施及開設園藝組綠化校園。
學校關注事項:
1. 學生積極、主動、自發的學習。2. 使用資訊科技及電子教學提升學習效能。3. 提升品德素養及公民意識。4. 開設多個小組支援計畫,照顧個別差異。5. 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舉辦科技日、英語日、戶外學習日、普通話日、常識問答比賽...2. 推行探究式學習和本地及境外全方位學習。3. 舉行跨學科學習,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使學生掌握整全概念。4. 校本課程–中國傳統綜藝科,教授中國文學、美術工藝、音樂戲曲和武術體藝。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教育局「16-17英文科電子教學種籽計畫」強化學生英語能力。
2. 推行自主學習計畫,誘發學生積極、主動、自發的學習。3. 推行閱讀大使獎勵計畫、閱讀獎勵計畫、封面設計比賽、書展及書籍推介,培養學生資訊素養。4. 推行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5. 配合各科運用資訊科技教學。6. 編寫校本德育課程,以傳統八德為本,融合國家、環境、生活事件、身心健康等元素。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促進學生互動,提升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本校有66%老師曾接受特殊教育專業培訓(基礎、高級及專題課程),提供:讀寫支援小組、英數成績提升班、趣味英語班、補做家課小組、大哥哥大姐姐計畫。聘請言語治療師為有言語障礙學生輔導。參加教育局舉辦的小一及小二優化課堂中文分層支援計畫,喜伴同行計畫及英文科到校支援計畫,並有教育局駐校心理學家為學生服務。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推行主題教學,外籍英語老師英文提升教學計畫。參與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組到校支援計畫,進行課程剪裁及調適,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家校合作:
推行家長接見計劃及陽光電話計畫。舉辦家長專題講座、家長教師茶敘、親子日營、親子一天遊、溫馨的家愛心卡設計比賽、母親節頌親恩活動及親子園藝小組。
校風:
推行家長接見計劃及陽光電話計畫。舉辦家長專題講座、家長教師茶敘、親子日營、親子一天遊、溫馨的家愛心卡設計比賽、母親節頌親恩活動及親子園藝小組。
學校發展計劃:
每月收集持份者意見,制定學校發展計畫。透過共同備課、教師培訓、獎勵計畫等措施,增強學生對學科有正面的學習態度,並提升學生的自信及成就感。計畫以漸次加強方式,在縱向及橫向地設計不同的切入點,參與計畫者除學生及教師外,並加入校長、家長等,期望共同攜手向著目標方向發展。
本校明白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為了培育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認識和興趣,在制定發展方向時,加入使用資訊科技以提升教學效能。透過教師培訓及家長資訊科技工作坊,共同迎接資訊科技社會的挑戰。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鼓勵教師積極進修,邁向專業,每月記錄各科組進修時數。並安排教師發展日,分享及交流教學經驗。並與境外學校聯繫及互相觀摩,曾到訪北京、上海、廣州、東莞、韶關、台灣、星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作教學交流,互相汲取教學經驗。
其他:
1. 吳禮和獎助學金及道聯會獎助學金共46名,雲泉獎學金10名,家教會進步獎學金6名。2. 男子排球隊在大埔區小學校際排球賽,歷屆共獲22次冠軍:2017年獲男子亞軍。3. 本校舞蹈隊在第53屆舞蹈節榮獲西方舞甲級獎。4. 男子籃球隊在大埔區小學校際比賽2017獲亞軍。5. 口琴組在校際音樂比賽共獲11屆冠軍。6. 美藝、書法、中國舞,朗誦、歌詠等校外比賽的成績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