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著重管理層與前線員工的溝通,實行問責制度。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成員包括教師代表及家長代表,並下設諮詢、工作小組,為教職員、家長及學生提供不同機會參與校政。本校每年都會進行自評,為下一年度開展的計畫做一個參考。本校成立了家長教師會,積極推動家長教育。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配合政府政策,制訂調較冷氣機溫度;校內設有廢物分類垃圾箱;舉行一人一花種植比賽;每班設有能源管制員,監管課室各種電器開關。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教學措施,提升教學質素。
學習和教學策略:
週三舉行多元智能課,讓學童各展潛能。週五下午安排週會及興趣小組,靈活調配時間;學習經歷:進行全方位學習,讓學生參觀圖書館、科學館,豐富學習經驗;組織學習團,讓學生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進行學習活動,擴闊視野;各年級設不同主題跨科課程,結合語文、數學及常識各科進行參觀及延續活動。
關鍵項目的發展:
推行閱讀獎勵計劃、網上閱讀,在英、數、常部分課程透過學生以「一人一平板」的電子學習策略,令課堂更有趣味,使同學們更投入學習。電子學習靈活互動,提升教學效能,啟發學創意。設有學習平台及校本資訊科技課程,推動『專題研習活動』。重視國民教育,組織交流團,與內地建立姊妹學校。
在品德教育方面,本校有定期之訓輔主題,每月有升旗禮,加強學生的國民意識及品德教育。
共通能力的培養:
設有課程改革小組,確保培訓學童創意思維、溝通等共通能力。每個年級,教師都透過專題研習,訓練學生的共通能力及自學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拔尖補底小組,與教育局、大學協作提高課堂效率。課後輔導教學由專職老師設計教學活動作個別跟進,有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輔導計劃等,支援不同需要學生。資優課程包括:英語作家班、英語話劇班、奧數班、機械人班等,讓學生發展潛能。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童,提供活動津貼,設有暑期課程,包括英語、功課託管班及暑期班。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針對學習稍遜學生;在功課量會作出適當調適;在測驗時,會另擬一份題目;教學方式會更靈活及具體化;進行課後輔導學習。
家校合作:
本校定期召開家長小組,加強家長與學校溝通,又舉辦家長講座、工作坊、家長親子同樂日等活動,促進家校合作。本校更組織家長工作坊,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童的家長有效地照顧學童。
校風:
本校定期召開家長小組,加強家長與學校溝通,又舉辦家長講座、工作坊、家長親子同樂日等活動,促進家校合作。本校更組織家長工作坊,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童的家長有效地照顧學童。
學校發展計劃:
1. 本校普通話及英語教師均已有語文基準資格;絕大部份的教師已有了UIT的能力,充分運用資訊科技去教學;
2. 已進行自評及外評,成績不俗;中、小學於09年起接龍,故中小學教師經常交流,推動一條龍課程,確保學童有連貫性的學習經歷;
3. 提供多元化的課程,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
4. 加強STEM及資訊科技教學;
5. 強化健康及安全校園政策的推行;
6. 注重環保教育,推動綠色生活。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為配合未來的教育政策,將加強教師以下方面的培訓:小班教學、照顧學習差異、合作學習等。本校以講座、工作坊、本港及外地交流活動來推動專業發展。為了強化教師對資訊科技的認識,本校定期舉行分享會及參與學習圈。在小班教學方面,本校定期選定教師參與大學的培訓計劃。
其他:
1. 中文:繼續加強普通話教中文的教學研究;
2. 英文:參與教育局校本課程組所舉辦之校本課程調適的研究;
3. 數學:與其他小學一起進行數學化計劃;
4. 常識:參與教育局有關基本法教學的研究,進一步加強國情教育;
5. 資訊科技:更新設備,配合資訊科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