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設質素保證小組及行政小組統籌及監察行政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進一步提升校本管理質素。
環保政策:
提高教職員及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對環境友善的態度及鼓勵實踐環保生活。
學習和教學策略:
設多元智能課,擴闊學生視野和學習機會。透過跨學科學習及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關鍵項目的發展: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生命教育課、學習體驗活動、靜觀、校園綠化計劃。
資訊科技:電子學習、STEM教育、WIFI 900學校、校園電視台、遠程教室、網上學習平台、開放電腦室。
閱讀計劃:閱讀課、中英文廣泛閱讀、閱讀獎勵計劃、專題閱讀計劃、老師好書推介、同學閱讀分享、閱讀活動及比賽。
專題研習:三至六年級進行,以資訊科技支援。
共通能力的培養:
教師以互動的教學策略和多元化的教材,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此外,學校擁有兩名外籍老師支援本校英語教學的推展。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由校長、教師、教育心理學家、語言治療師組成的支援小組,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作出支援。設抽離式資優課程、英語小組以培育有超卓表現的學生,並積極推行校本資優計劃。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設加強輔導班、輔導教學計劃、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小六升中導航課程、小老師計劃、語言治療服務等。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設資優課程及輔導班,使不同能力的學生發展他們的潛能。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推展校務、提升家校合作及加強凝聚力。建立家長網絡,有助交流教兒經驗。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工作。
校風:
家長教師會推展校務、提升家校合作及加強凝聚力。建立家長網絡,有助交流教兒經驗。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工作。
學校發展計劃:
優化完善自評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和強化關愛文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教師專業發展日,舉辦工作坊、交流活動、經驗分享會、同儕觀課及評課、共同備課,提升教師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