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靈光教會創辦,由堂議會委任校監及校董出任法團校董會管理學校。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已設立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設有萬呎田園供學生學習有機種植,及進行親子耕種活動。推行環境教育活動。設環保大使,鼓勵學生身體力行。鼓勵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環保活動,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關愛校園文化,讓學生感應愛,活出愛,傳遞愛。
學習和教學策略:
編排「連堂」課時以便靈活運用時間。透過聯課活動,創意學習周及跨學科專題研習,按主題讓學生進行研習活動,如搜集資料、數據整理、設計調查問卷、訪問等,於跨學科活動日展示學習成果。特設聯課活動,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和表演,讓學生從參觀及體驗中學習。本校英文科低年級採用全故事教學(Magic Box)及一套英國的拼音課程(RWI),將拼音、閱讀和寫作融合,高年級設英文話劇課。數學科著重「生活數學」,透過「動手做」理解概念。學校實施小班教學, 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立雙班主任制多年, 能全面照顧學生。全職外籍英語老師駐校,學生接觸英語機會多。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閱讀計劃:有早讀課、全校閱讀日、網上閱讀、閱讀獎勵計劃等。
2. 資訊科技:每班均設有投影機、電腦及電子白板。全校鋪設無線網絡。今年另添置了平板電腦作互動教學之用。
3. 專題研習:訓練專題研習技巧,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4. 德育及公民教育:培養學生成為良好公民。設有成長課及德公教育課,透過小組討論、分享、遊戲等模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各科目的課堂教學活動及舉辦不同的課外活動去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有特殊學習需要支援小組、安排多元化小組如「小老師計劃」、「小義工伴讀獎勵計劃」、「個別言語治療訓練」及「行為情緒小組」等,以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及學習技能,並發展學生潛能。設立雙班主任制多年,能全面照顧學生,課後設有功課輔導小組。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在家課及評估設特別安排及調適。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中英小測設挑戰題,高級數學滲入英文數學及解難題。
引入英國的英語拼音課程Read Write Inc. (RWI),讓學生掌握原音拼合法,透過掌握拆解技巧能自行閱讀及寫作,高年級加入英語戲劇課。
中英文自我挑戰認字活動,因應學生能力調節學習進度。
中文科低小階段特設分層支援課程,協助學生有效學習。
家校合作:
家教會擔當學校與家長間的橋樑,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學校透過不同渠道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發展方向。家長參與義工計劃,例如協助中英文科恆常學習活動,故事姨姨時段等,家校保持緊密合作;籌辦不同親子活動及家長工作坊。
校風:
家教會擔當學校與家長間的橋樑,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學校透過不同渠道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發展方向。家長參與義工計劃,例如協助中英文科恆常學習活動,故事姨姨時段等,家校保持緊密合作;籌辦不同親子活動及家長工作坊。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關愛校園文化,讓學生感應愛,活出愛,傳遞愛。
2. 從自身、香港、中國到國際,擴闊學生視野。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鼓勵老師積極進修學校重視之範疇、參與研討會、工作坊及交流分享活動。教師間共同備課及互相觀課。
其他:
學校著重老師提問技巧及能力,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並能發揮創意。
教師積極採用「合作學習」於日常教學中,以促進學生同儕間互動學習,建構知識,建立積極相互依賴及個人承責的學習態度,發展人際溝通協作及社交能力。
超過40% 的一、二年級英語課由外籍老師任教,高年級亦有超過20%為外籍老師課,學生從小便能接觸地道英語,透過豐富語境及各多元活動,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