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乃香港路德會屬下的學校,由法團校董會帶領下,校長領導四大行政組別: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與學生支援及學生表現。每周舉行、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推動「策劃、推行、評估」等自評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於2007年8月31日成立。
環保政策:
實踐綠化校園,加強環保文化,增設太陽隔熱玻璃膜、廢物回收、餐具循環再用、種植活動等。
學校關注事項:
1. 本校推動小班教學,營造「高動機、高參與、高展示、高期望」的學習環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行新時間表:上午上常規課,下午上功課輔導課及進行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擁抱快樂的童年。2. 發展中文科校本課程、圖書教學、繪本教學及循環閱讀。3. 英文科在小一及二推行「小學識字計劃」(PLP-R/W),由外籍英語老師及兩位英文老師共同施教,照顧學習多樣性。推行V-Power計劃,提昇字詞能力。增設網上閱讀平台(BookFlix)。4. 本校參加教育局數學科「電子學習圈」,於數學課程加入了「電子學習」元素,以提昇學習成效。5. 各科滲入創意元素,培養解難及各項共通能力。6. 優化「小一銜接課程」,小一上學期不考試,讓學生從多元活動中愉快學習。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配合不同科組及專題研習,推行跨課程閱讀活動,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並從中得到樂趣。
2. 按不同的學習階段安排深淺不同的專題研習能力訓練,啟發學生的思維及增強共通能力。
3. 每周設靈育及德育課、週會時段,培養學生靈性發展及正面的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活動及多元化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共通能力,聚焦發展學生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加強輔導班。
2. 課堂內善用「提問技巧」。
3. 課後功課輔導班。
4. 設計分層活動。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著重照顧個別學生學習多樣性,調適課程及設計分層工作紙。
家校合作:
推行家訪計劃,組織家長義工隊,小一及小六家長會,家長日,定期舉行家長小組活動,親子活動。編印家長手冊,舉辦不同的家長教育課程/講座。
*荃灣家長教師聯會以本校為會址。
學校發展計劃:
1. 邁向國際,領導專業。
2. 提昇學生語文能力。
3. 發展校本STEM課程,推動電子學習及自主學習。
4. 擴闊學生視野,安排境外交流活動。
5. 拔尖計劃:參加劍橋英語考試,世界數學測試,ICAS國際聯校學科評估,SPC少兒普通話水平測試。
6. 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培養學生孝順及堅毅態度。
7. 發展「國際文化校園」。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教師專業發展時段。
2. 校本及校外培訓。
3. 同儕備課及觀課(一課多講)。
4. 教師領導能力培訓。
5. 參與教育局的支援計劃(中文、數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