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1. 學校法團校董會由不同界別人士組成,共同管理學校。
2. 學校設立行政會,由校長及老師組成,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教師校董、家長校董、校外人士校董及校友校董。
環保政策:
環保減廢,善用資源,節約能源,綠化校園。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校本課程,提升學與教效能,讓學生透過協作學習、電子學習,掌握多元的學習策略,學會自學。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培育學生全面掌握各學習領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2. 讓學生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發展兩文三語及自學能力。
3. 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提升中國語文能力。
4. 發展STEM教育,透過自編校本科技科學課程,推行跨科學習活動,培育學生綜合學習應用能力。
5. 推展藝術教育、戲劇教育、資優教育及各項境外遊教育活動,啟發學生各種潛能。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推動多元化跨課程閱讀及閱書協作自學課、培育資訊素養。
2. 資訊科技:超越學科界限,促進學習互動,推展STEM教育。
3. 專題研習:自編校本課程,配合藝術教育,發展學生探究及自學能力。
4. 德育及公民教育:推動生命教育、培育學生藍循生命素質。
共通能力的培養:
1. 良好閱讀習慣:愛閱讀,廣知識,明事理。
2. 兩文三語能力:善表達,懂溝通,愛寫作。
3. 綜合學習應用能力:勤研習,會解難,善應用。
4. 探究及創新能力:樂探究,重實踐、敢創新。
5. 一生一體藝、一人一樂器:強體魄,懂欣賞,展潛能。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按學生學習能力分班,並提供輔導教學及融合教育。
2. 透過課程的優化、課堂的實踐及學習的評估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3. 了解不同學生的專長,為不同的學生提供適切的課程。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於不同的年級,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適切的課程。
2. 學校也會為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提供課程及評估調適。
家校合作:
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家長積極地參加學校的活動,親子旅行、親子運動會皆有超過數百位家長參與。家長也樂意成為學校家長義工,與學校攜手創造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
校風:
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家長積極地參加學校的活動,親子旅行、親子運動會皆有超過數百位家長參與。家長也樂意成為學校家長義工,與學校攜手創造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
學校發展計劃:
1. 重視生命教育。 2. 推展藝術教育。 3. 重點培育兩文三語能力。
4. 持續優化課堂學習質素。5. 以校本課程提升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6. 深化自評文化,追求卓越。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因應學校關注事項,訂立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及培訓。
其他:
2015榮獲關愛校園獎勵計劃之關愛校園榮譽。
2012榮獲卓越關愛校園之最關愛教職員團隊主題大獎。
2011、2010及2008榮獲英文話劇節傑出男女演員、合作、導演、劇本、舞台及評判推介獎。
2006榮獲行政長官數學卓越教學獎。
2004榮獲行政長官語文卓越教學嘉許狀。
2002榮獲以普通話教中文最有助語文學習優異學校獎。
2001榮獲全港校風與培育優異學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