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在學校管理委員會之下,校長、副校長、主任、老師、圖書館主任、學生輔導主任、外籍英語教師共同分擔教學、行政及學生輔導的職務。文職人員、教學助理及電腦技術人員支援學校行政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教育局人員出任主席,成員有: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
環保政策:
每班設立環保大使,執行節省能源行動。午膳供應商必須採用可循環使用的飯盒、學生需自備餐具。學校設置回收箱,鼓勵學生珍惜資源。
學校關注事項:
1. 持續推行電子教學,豐富課堂的互動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
閱讀課、週會、德育及公民教育課、課外活動及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習經驗。
關鍵項目的發展:
閱讀課,圖書課、午膳及課後開放圖書館,推廣閱讀風氣。各科融合資訊科技,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及應用能力。常識科設專題研習,發揮學生的創意、提升溝通與解難能力。週會、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為將來成為良好公民作準備。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課堂活動、專題研習、STEM、課外活動等全方位學習,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和創意思考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輔導教學計劃、及早識別有學習困難學童計劃、個別學習計劃、學長計劃、「成長的天空」計劃、言語治療服務和課後學習支援計劃。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設有課後英/數拔尖班、參與教育局的校本支援服務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設有測考及功課調適。
家校合作: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及非政府撥款的商業活動監察委員會。舉辦家長教師會周年大會、家長日、家長講座、工作坊、親子旅行、運動會、親子遊戲日、聖誕親子嘉年華、年花義賣、籌款活動、組織家長義工隊及出版會訊等,以增進家校合作及溝通。
校風: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及非政府撥款的商業活動監察委員會。舉辦家長教師會周年大會、家長日、家長講座、工作坊、親子旅行、運動會、親子遊戲日、聖誕親子嘉年華、年花義賣、籌款活動、組織家長義工隊及出版會訊等,以增進家校合作及溝通。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發展計劃(2015-2018):
1. 聚焦發展及推行電子教學,促進多元化學習模式。
2. 持續優化教與學,讓學生獲得優質的學習經驗。
3. 深化德育及公民教育,營造正向校園文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教師參加複修課程、專題講座、工作坊以提升教學知識。定期的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校本專業發展讓教師互相交流教學心得。校方亦適時安排教師參與教育局的校本支援計劃以作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