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管理,秉承天主教教區的辦學精神,領導各行政小組實踐已制定的發展目標及政策。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是學校最高決策組織,負責學校管理和監察工作。
環保政策:
本校全校遵行環保守則,師生共同致力推廣綠色生活,協助學生實行 4R 生活 (Reduce, Replace, Recycle, Reuse)。
學校關注事項:
推動生命教育,開展「愛德小方濟」計劃,實踐愛主、愛人、愛大自然的精神。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的均衡發展,設計優質校本課程,令學生學習更富趣味性和更有效。
2. 教導學生各種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 每年舉辦參觀、教育營、旅行、才藝匯演及多項才藝課程等全方位學習活動。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於科組課程中加入專題研習能力的培養。
2. 中央圖書館推行多元化閱讀活動,設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
3. 全校設電腦課,於課後開放電腦室供學生使用。
4. 設公民教育課,結合多元化校本訓輔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及協作能力,以迎合社會的需要。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透過教育局「新資助模式」計劃,推行全校參與照顧學習上有不同需要的學生。設駐校言語治療師為有需要學生及家長提供適切服務。設中、英寫作抽離班、小特工、提升水平班及小老師計劃。並為經濟上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支援服務,包括功課輔導班等。為有讀寫困難的學生安排功課及測、考調適。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設校本課程,配合學生程度。
2. 設功課及測考調適,協助有學習需要的學生。
3. 設課後輔導及增潤小組,照顧個別差異。
4. 設幼小銜接及小六升中銜接課程,協助學生適應學習生活。
家校合作:
家長支持及協作學校活動,在會議中提出寶貴的意見,定期出版會訊、舉辦各類型講座及工作坊、參與親子旅行等。
校風:
家長支持及協作學校活動,在會議中提出寶貴的意見,定期出版會訊、舉辦各類型講座及工作坊、參與親子旅行等。
學校發展計劃:
1. 推動生命教育,優化「愛德小方濟」計劃,締造關愛環保校園。
2. 透過多元化的學習策略及課堂活動,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3. 推廣「愛德小舞台」計劃,鼓勵經驗分享。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按學校關注事項舉辦不同活動,如講座、工作坊和教學交流,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教學質素;並不時發放進修資訊,鼓勵教師持續專業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