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由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屬下之法團校董會管理,校內設行政、科目及工作小組推行校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共有委員13名,包括校監1人,校董11人(其中一位為獨立人士)和校長1人。
環保政策:
1. 校內種植花草樹木,舉辦有機耕種課程、「親子廢物利用設計比賽」及「一人一花」等活動。
2. 四樓設置綠茵廊、有綠色草坪、太陽能燈及太陽能滅蚊燈,教導學生環保知識。
學校關注事項:
1.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建立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增強成就感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靈活調配課時,推行全方位學習及多元化的活動,如戶外學習活動、跨科主題學習、服務學習、生活教育課程、參觀活動、專題學習及英語話劇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擴闊學生學習經歷。
2. 發展兩文三語,舉辦英語週、普通話週,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 透過思維策略的訓練,建立思維能力架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4. 各科加入自學技巧的訓練及推廣網上學習平台,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以全人教育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2. 推行閱讀獎勵計劃、並設有早讀、午讀、圖書課、中英文廣泛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教授閱讀策略,深化學生閱讀能力。
3. 推行專題研習,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學習搜集資料、分析及反思,發展學生共通能力。
4. 發展電子教學,建立以資訊科技學習的文化,透過網上學習平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在各科目中透過不同學習活動與經歷,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重點培養創造力、解決問題及明辨性思考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設學科輔導班、加強輔導班及融合教育計劃,因應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法。
2. 設學生支援組,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3. 設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
4. 籌辦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因應學生特殊學習需要,本校設有功課及考試調適。
家校合作:
家長關心和支持學校,參與各樣活動。學校以「家校連心,孩子更得益」的精神,推展家長義工及家長教育活動,並透過多種渠道與家長溝通。
校風:
家長關心和支持學校,參與各樣活動。學校以「家校連心,孩子更得益」的精神,推展家長義工及家長教育活動,並透過多種渠道與家長溝通。
學校發展計劃:
1.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建立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增強成就感
2. 以全人教育培育學生的正向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學校參與校外支援計劃,增加教師對課程的掌握。
2. 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日及透過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科主任觀課,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素質。
3. 鼓勵教師透過校外進修及工作坊等,提升專業素質及教學技巧。
其他:
設有多項獎學金,獎勵在操行,學業及體藝等不同範疇有傑出表現的學生。每年均安排學生參加「同根同心」及其他交流計劃,擴闊學習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