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按管理與組織、學與教、學生支援服務及學生表現設立專責組別發展校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舉行例會,就校政作出決策及監察。
環保政策:
1. 校舍位於啟德發展區,全校採用區域水冷系統,即利用海水製冷,有效減低電力消耗。
2. 鼓勵學生節約及循環再用,為保護環境盡力;全面推行綠化,建設健康環境。
學校關注事項:
1. 持續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學習和教學策略:
多元教學策略包括以腦科學為基礎的教學法、照顧個別差異、強化教學效能。靈活課時、全方位跨科學習活動,培育全人發展、STEM教育。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培育學生七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
2. 從學會閱讀到從閱讀中學習,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達致終生學習。
3. 透過專題研習掌握溝通、協作、研習等共通能力。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鼓勵學生自學。
5. 發展生命教育,讓學生懂得愛惜生命及規劃人生。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正規課程及全方位學習提升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解難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推行新資助模式,靈活運用資源支援學生。
2. 學生支援委員會評估學生學習需要及進行調適。
3. 設輔導班,鞏固基礎;設拔尖課程,提升能力。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老師編製校本中、英、數教材,增潤學生的學習。按能力分組教學,提升學習效能。老師透過共同備課,剪裁教學內容,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家校合作:
1. 家長義工協助校務及加強家校溝通,攜手培育兒童茁壯地成長。
2. 設家長學堂及福音茶聚。
校風:
1. 家長義工協助校務及加強家校溝通,攜手培育兒童茁壯地成長。
2. 設家長學堂及福音茶聚。
學校發展計劃:
1. 透過學科學習、活動、服務獎勵,提升學生自信心。
2. 強化小班教學效能,善用以腦科學為基礎的教學。
3. 建立校園閱讀文化,提升閱讀興趣及能力。
4. 師生共同建立關愛文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發展專業學習社群,建立學習型教師團隊;施行以腦科學及思維為本教學,提升學與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