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屬校之一。在法團校董會下,設行政小組推行各項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法團校董會於2014年成立,由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教師校董、家長校董及獨立校董組成。
環保政策:
服務團隊:設「環保大使」、「健康先鋒」等,深化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環保設施:感應式低流量水龍頭、雙掣式沖廁水箱、環保回收箱。
學校關注事項:
1. 發展資訊科技教學,促進學與教。
學習和教學策略:
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指導寫作、Process Writing、Collaborative Reading。
1. 校本課程策劃:高階思維能力訓練課程、數學增潤課程、全方位視像早會課程。
2. 教學配套措施:連堂課節多,有利課堂施行互動教學。每兩節一小息,學生更專注學習。
關鍵項目的發展:
閱讀計劃:豐富館藏、增閱讀課時、推行多元閱讀活動、高階思維能力訓練閱讀課。
資訊科技:以平板電腦輔助學習、編程教學、校園電視台、I.T.風紀、電子學習平台、無線網絡校園。
專題研習:特設時段及課堂內進行,發展共通能力。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周會、宗教、訓輔活動、成長課,建立正面文化、結合訓輔、培養正確價值觀及行為態度。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專題研習、高階思維課程、全方位視像早會課程等培養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學生發展及支援組負責小一及早識別及輔導計劃、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評估調適、功課調適、輔導教學、加強輔導計劃、朋輩支援學習及個別學習計劃。個別班別、科目以協作教學形式進行。推行合作學習,加強照顧個別差異,發展同儕互助文化。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各科組關注拔尖補底的策略,透過數學拔尖計劃、探究學習課程等,鞏固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多元智能的發展。設評估調適、功課調適,加強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家校合作:
本校家教會旨在促進家長與學校之溝通、聯繫與合作,深化家長與學校的夥伴關係,提升本校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學習素質。家教會舉辦之活動包括家長講座及工作坊、親子旅行、舊校服回收及轉贈、親子賣旗等。另有家長義工支援學校各類活動。
校風:
本校家教會旨在促進家長與學校之溝通、聯繫與合作,深化家長與學校的夥伴關係,提升本校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學習素質。家教會舉辦之活動包括家長講座及工作坊、親子旅行、舊校服回收及轉贈、親子賣旗等。另有家長義工支援學校各類活動。
學校發展計劃:
1. 發展資訊科技,促進學與教。
2. 建立關愛有禮校園。
3. 深化提問及回饋技巧。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推動同儕互助的觀課文化。
2. 進行共同備課。
3. 推動發展專業學習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