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為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屬校。設法團校董會監察學校擬定政策。校長領導校本管理組及各功能/學科組別處理日常事務及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由校監、校董組成法團校董會,設校董教師諮議會,促進校務發展。
環保政策:
設各項回收計劃;鼓勵減少浪費資源;培訓環保大使宣揚環保訊息。
學習和教學策略:
優化運用課時,進行多元化活動。藉綜合活動、戶外學習、不同比賽及電子工具的應用,豐富學生學習經驗。
關鍵項目的發展:
以「美麗人生」為題推展生命教育。推行成長課及成長的天空抗逆課程。各科滲入德育及公民教育。推展探究式專題研習及科技學習,發展中英文讀寫結合課程,推廣電子教學;以全校性活動推廣閱讀風氣。
共通能力的培養:
重視共通能力的縱向及橫向規劃,鼓勵以服務、體藝活動培養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推行加強輔導、功課輔導及小老師計畫,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及特殊學習需要。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以資優教育活動及主科增潤課程調適,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低小中文科為配合普通話教中文及初小英文科為配合英文閱讀及寫作計劃(PLP-R&W)而實行課程裁剪。高小英文科進行外籍教師協作閱讀及說話計畫。小三至小六進行中文科以讀帶寫校本課程。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是家校合作的橋樑,充分發揮家校溝通、校政諮詢、學校活動支援以至服務社區的角色。
校風:
本校家長教師會是家校合作的橋樑,充分發揮家校溝通、校政諮詢、學校活動支援以至服務社區的角色。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專業團隊,推動學校正向文化。
2. 聚焦課程規劃,發展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3. 秉承基督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品德,成為良好公民。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星期五下午定為教師教研活動時段,舉行學科共同備課、專題工作坊、分享會、觀摩課、教師身心靈活動等。參與各類校本學習支援及交流計劃,讓各科組得到足夠的教學支援及發展,提升教學效能。
其他:
1. 推行普通話教中文。
2. 進行外籍教師協作英文閱讀及寫作計劃。
3. 推動資優教育活動。
4. 推行電子學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