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於2008年9月13日成立法團校董會,進一步提升校本管理的質素。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參與3Rs及3Cs塑膠資源教育、環保促進會著綠校園計畫及百佳綠色學校計畫,將環保概念融入課程及生活。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時的編排靈活,具彈性。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專題研習、參觀活動、講座、球類訓練及各種拔尖補底課程等。參與資訊科技獎勵計劃,使學生能運用資訊科技建構知識,培養學生創造、解難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透過各項活動培養學生協作、溝通的能力。透過校本的課程統整,靈活而有計劃地把多個學習領域結合,使教學安排更有組織,又可以減少各學習領域之間的不必要的重疊,使學生學習得更為有效。一至六年級參與英語閱讀寫作計劃,提升學生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各科檢視現行課程,擬定在課程中可教授學生的學習策略。透過共同備課,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善用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加強家長教育,協助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 強化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調適教學方法、課堂活動及課業,提升不同能力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安排具潛質的學生參加校外比賽,擴闊視野,盡展潛能。
3. 增強學生個人責任感,培養積極自信的態度:
為學生製造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展示個人潛能,建立自信。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各項的學習活動,如專題研習、小小發明家、文化活動週、英普訪遊客,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本校參加了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區本計劃、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及成長的天空,讓學生得到全面支援。在補底方面,學校為成績稍遜的學生進行課後輔導;拔尖方面,設有英語拔尖班、劍橋班,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數學、常識(科學及科技)、音樂、視藝及體育有潛質的學生加強培訓,達拔尖的效果。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多項活動:會員大會、親子聯歡、親子旅行、家長講座及工作坊,加強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踴躍參與,充分表現出家校合作的成果。
校風: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多項活動:會員大會、親子聯歡、親子旅行、家長講座及工作坊,加強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踴躍參與,充分表現出家校合作的成果。
學校發展計劃:
1. 幫助學生發展潛能。2. 培育社會所需的人材。3. 訓練學生的讀寫和計算能力。4. 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及增強求知慾。5. 提供機會給學生學習實用技能。6. 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及待人處事的應有態度。7. 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及身心發展。8. 啟發學生的創作力和審美能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安排及鼓勵教師參與專業進修項目,以提升教學效能:
1. 參與教育局提供的到校專業支援服務,為教師提供交流平台,促進專業對話,共同規劃及發展配合校本需要的課程。2. 參與外籍英語教師組之英語閱讀寫作計劃。3. 參加五星期教師專業進修證書課程。4. 透過共同備課,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效能。5. 進行同儕觀課鼓勵教師交流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其他:
1. 2016全港孔教儒家書法大賽--毛筆小學組冠軍。
2. 北區校際排球比賽女子及男子組季軍。
3. 小嘴巴.說大道理—普通話電台講故事比賽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