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校監、校長領導副校長及主任分層管理四大範疇行政小組。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的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成員、獨立校董、教職員校董和家長校董組成。
環保政策:
透過一系列的活動提供環境教育,藉此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欣賞,讓學生能從學習中確立環保價值觀,並能更有效地運用及管理地球資源。除了正規或非正規的環保課程培養學生的正確環保態度外,又參加種植比賽,安排環保設施參觀活動,空中花園的管理,環保飯盒回收政策等。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行小班教學,以合作學習的形式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效能,以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2. 重視兩文三語,中英普並重。設有主題活動日、戶外學習日、英語週、時事常識問答比賽等,既可擴闊學生視野,又可提高學習興趣。
3. 推行電子學習。
4. 設有拔尖課程助學生發揮潛能,亦設有輔導教學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閱讀計劃:推行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設故事大使、閱讀之星,讓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
2. 資訊科技:推行電子學習;設校內外比賽,鼓勵學生參加挑戰計劃。
3. 專題研習:於小四至小六年級進行跨科專題研習。
4. 德育及公民教育:提升學生個人品德及國民身份的認同。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課堂的學與教活動、主題學習、專題研習,發展學生九種共通能力;通過各科課業,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以學生為中心,照顧個別差異,配合不同學生的需要,於課前及課後設飛躍班、新來港適應班、言語治療、校本心理輔導服務、非華語學生輔導計劃、託管班、小一及早識別及學習障礙服務輔導等。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小一中文科推行繪本教學,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意,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一至小三中文課分程度上課,小五英文課分程度上課,老師按不同學生的需要,在教學內容、進度、課業及評估作出調適。
在課前課後設立陽光班、飛躍班及學科輔導班,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上支援。
家校合作:
致力推動家校合作,以增進學校與家長的了解和溝通。設家長教師會,增加家長參與校政和學校活動的機會,並貢獻學校。學校為家長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舉辦家長茶敘、家長小組、親子活動及家長講座等,以擴闊家長的視野和加強管教子女的技巧,達到共同管教之效。學校亦落實支援有特別需要的家庭。
校風:
致力推動家校合作,以增進學校與家長的了解和溝通。設家長教師會,增加家長參與校政和學校活動的機會,並貢獻學校。學校為家長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舉辦家長茶敘、家長小組、親子活動及家長講座等,以擴闊家長的視野和加強管教子女的技巧,達到共同管教之效。學校亦落實支援有特別需要的家庭。
學校發展計劃:
1. 照顧學習多樣性;
2. 建立學生正面自我形象。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與外界機構合作,如參與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及教大「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計劃」。另安排教師專業發展日,主題環繞學校的關注事項。
其他:
校監獎學金、耕耘進步獎、陳茂發助學金、六年級學科獎、「我做得到」校本獎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