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天主教香港教區天主教教育事務處、法團校董會、校長及各專責行政小組。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在內的七名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教師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
環保政策:
1. 學校環保飯堂。
2. 冷氣開關指引。
3. 廢紙回收計劃及教育活動。
學校關注事項:
1. 推動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表現。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行語境教學,透過English Friday及星期二普通話早會,優化兩文三語的學習環境。
2. 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和發展自學能力。
3. 加強數理教學,推展(STEM)課程,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4. 運用合作學習和不同層次的提問技巧,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5. 透過全方位學習、服務學習和境外交流、擴闊學生視野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透過閱讀獎勵計劃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語文能力和自學精神。
2.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周會、早會、主題活動、成長課、班主任班級經營及跨科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並學習服務社會,關愛他人。
3. 專題研習:制定一至六年級研習能力架構,讓學生掌握不同的研習技能,主動建構知識,培養解難及組織能力。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除了運用平板電腦作電子教學外,加入電腦編程教學,亦透過不同軟件例如VR(虛擬實境)影片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也打破了空間的限制。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跨學科及多元化活動,鼓勵學生走出課室,增加學習興趣,培育學習技能,提升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學生支援小組統籌,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和照顧,提升學習興趣。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因應學生程度提供增潤課、資優課程及輔導課。
家校合作:
1. 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家校合作關係緊密而和諧。
2. 家長教師會成立義工隊,積極支持學校發展及學生活動。
3. 家長教師會每年出版會訊,加強家校溝通協作。
校風:
1. 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家校合作關係緊密而和諧。
2. 家長教師會成立義工隊,積極支持學校發展及學生活動。
3. 家長教師會每年出版會訊,加強家校溝通協作。
學校發展計劃:
1. 加強課程發展,促進學與教效能。
2. 以天主教教育五個主要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加強學生的品德培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鼓勵教師持續發展,與時並進,組織教師發展活動,以配合學校發展方向。
其他:
1. 2016-2017年度新增袁小玲獎學金,以鼓勵學生追求卓越。
2. 今年與佛山實驗學校及蘇格蘭Preston Street Primary School締結為姊妹學校,讓學生在交流聯繫中、擴闊視野,提升共通能力。
3. 在運用資訊科技互動教學中,電腦雜誌PC Market在2017年3月17日報導本校的電子學習活動「善用科技VR融入主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