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分三大行政範疇,包括學與教、校風與培育及管理與行政,以策劃及推動學校發展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七位辦學團體校董、校長、兩位教師、兩位家長、一位社會人士及一位校友。
環保政策:
校內張貼本校學生創作之節約用水標語,設置校服回收、環保回收箱及廚餘回收,更參與社會上各環保團體的環保活動,並申請資源安裝再生能源裝置、隔熱膜、電子感應水龍頭及校園綠化計劃。
學校關注事項:
提升學生兩文三語能力,引入STEM education,鼓勵科學探究,著重啟發學生多元智能,推動資優教育及全人健康。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根據STEM理念,設計校本科學及電腦課程,鼓勵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求及邏輯思索,亦學習編程知識。另外,本校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經驗,舉辦跨學科全方位學習日及配合課程進行各項全方位學習活動。在各班推行資優教育,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各科廣泛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並於內聯網提供自學教材及討論區供同學交進行延伸學習。設常規閱讀課及圖書館課,並舉辦伴讀計劃及圖書大使閱讀計劃等活動。安排週會德育短講,專題講座及德育課。數學及常識科進行專題研習,以發展其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課堂互動活動及高層次思維技巧訓練及專題研習等培養學生各種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提供幼稚園升小一及小六與中一的銜接措施、資優課程、學習支援班、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設有拔尖補底計劃,為學生提供適異性的學習課程。此外,本校亦會推薦有潛質的學生參加由資優教育學苑、各大專院校舉辦的資優教育課程及教育局的網上資優學習課程,協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及動機,啟發學生潛能。
家校合作:
家教會透過會議及舉辦活動(例如:家長義工服務、教育講座分享、親子活動、暑期活動及旅行等),為學生謀取福利,加強家校合作。安排家長觀課及家長會,增加彼此的溝通。
校風: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七位辦學團體校董、校長、兩位教師、兩位家長、一位社會人士及一位校友。
學校發展計劃:
1. 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2.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優化課堂教學。
3. 推展價值教育,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舉辦講座、工作坊、境內及境外教學考察交流活動,參與教育局及大專院校協作伙伴計劃, 進行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活動以提升教師專業。
其他:
本校積極推動科學科技發展,曾獲小學校際科學思維競賽銅獎,第四屆香港國際學生創新發明大賽優異獎,科學小達人創意競賽銅獎及全港中小學中史解碼動畫設計小學組亞軍,同時獲邀成為第一所協助其他小學發展科學課程的學校。此外,本校連續9年被選為關愛校園,其中兩年更獲得主題大獎,全港只有兩間小學於十年內獲得2次主題大獎的殊榮。本校獲IAIE頒發啟發潛能學校大獎。2015榮獲健康校園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