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由辦學團體帶領,下設學務委員會及法團校董會管理學校;學校設策劃及發展委員會,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各行政組、科組及支援小組,群策群力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已於2006年2月成立。
環保政策:
成立環境教育小組,執行環保政策;培養環保大使及地球小公民。
學校關注事項:
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氣氛、正面自我觀和運用資訊科技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學習和教學策略:
德育、智育與群育平衡發展;推動小組合作,朋輩互動學習和活動後反思的自主學習策略。
關鍵項目的發展:
1.「從閱讀中學習」的全校參與。
2. 發展有效學習策略,推動自主學習。
3. 重視德育及公民教育和培養責任感。
4. 建設配合電子學習的環境。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本校設有資優教育組及學習支援組關顧及策劃學生拔尖補底的增潤學習,設有學生輔導主任、學生輔導人員、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以專業評估及跨專業合作輔導學生,克服成長的挑戰。
2. 設有資優培訓計劃、輔導教學計劃及奮進學習計劃回應學生學習差異的需要;另設有彩虹計劃,支援弱勢社群進行全方位學習。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按發展重點及學生需要進行調適。
家校合作:
設有家長教師會及家長義工隊,組織完善,家校合作緊密;家校互動包括有家長通訊、家長會活動、親子運動會等,此外更設有「家長也學習」計劃及家長義工培訓計劃等提升家校合作的成效。
校風:
設有家長教師會及家長義工隊,組織完善,家校合作緊密;家校互動包括有家長通訊、家長會活動、親子運動會等,此外更設有「家長也學習」計劃及家長義工培訓計劃等提升家校合作的成效。
學校發展計劃:
為學生提供適切而均衡的優質教育:
1. 營造積極學習的校園氛圍,彰顯學習效果。
2. 透過德育及公民教育校本課程,培養學生關心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以反思的學習策略,建立「人、我觀」和培養責任感。
3. 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的能力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