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校董會: 校監–校長–副校長–主任及科主席–教師。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校監:王惠棋先生,MH。
環保政策:
收集同學捐贈的校服和舊課本轉送有需要的同學。所有午餐盒及食具均可循環再用。
學校關注事項:
「關愛滿校園‧潛能盡顯現」是學校的主題,學校期望師生在互相愛護,彼此關懷的學習氣氛中,各展所長,共同建立一個和諧共融的校園。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發展校本課程,因應學生的不同需要規劃內容–中文科:推行粵普雙語教學;普通話科:一、二年級自編校本拼音教材;英文科:一至三年級推行英語閱讀及識字計劃(PLP-R/W);體育科:三、四年級推行游泳課、一至六年級在課內引入曲棍球技巧;電腦科:自編教材推行電子教學。
2. 利用課堂內外的時間和空間學習,建構知識,提升學生的能力,從而達致全人發展的教學目的。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建立「從閱讀中學習」的風氣;
2. 進行專題研習,發展研習和探究能力;
3.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4. 推廣德育及公民教育,培養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如服務學習、境外交流及全方位學習等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培養他們的研習能力、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推行「拔尖補底」措施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2. 提供校本語言治療服務。
3. 推行同儕伴讀計劃。
4. 下午3:35至5:00開設功課支援班及自學時段、新來港學童校本支援適應課程、推行「非華語學生課後中文延展學習計劃」。
5. 下午5:00至7:00設課後託管班。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以閱讀為經,寫作為緯推動中英語文課程。數學加入解難元素,常識加強思維訓練。課後提供英語及數學增潤課程,另設各類小組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及為資優生提供培訓。
家校合作:
致力推動家校合作,促進親子溝通,以助學生全人發展。除了支援學校推行各種活動,亦透過不同的家長講座、工作坊,推動家庭成員自我增值。
校風:
致力推動家校合作,促進親子溝通,以助學生全人發展。除了支援學校推行各種活動,亦透過不同的家長講座、工作坊,推動家庭成員自我增值。
學校發展計劃:
1. 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及責任感。
2.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從自律到自主)的能力,促進教與學的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結合教育發展的需要,組織每年3天的「教師專業發展日」,以講座研討或境外交流形式進行,另安排各科校本培訓。本校參加了教育局校外支援服務(數學科)及香港大學「針對非華語小學生中文學習」學校支援計劃,協助教師優化教學。
其他:
由辦學團體東莞同鄉總會贊助獎學金,包括:本校傑出學生獎、全年學業獎、學藝獎、進步獎及課外活動獎勵計劃獎項。公開及校際比賽獎項方面,曲棍球、舞蹈、音樂、朗誦及田徑等項目均屢獲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