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的管理架構清晰,具效能。由法團校董會監察,校長領導各行政人員執行校政,發展校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已於2013年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的成員包括辦學團體的代表、校長、教師、校友、家長及獨立人士。
環保政策:
本校著重環保態度的培養,校內設有廚餘機,將廚餘分解成有機肥料,於校內進行有機耕種。校內亦種植航天種子,藉以體驗航天種子在不同地域的栽種情況。我們亦推行廢紙回收計劃,又為學生訂購環保午膳,校園更鋪設隔熱塗層及使用環保冷氣,好能節省電力,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學校關注事項:
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謙誠智慧」的素質。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實施優化課堂計劃,讓學與教更具效能。
2. 藉不同的高階思維提問及合作學習技巧,提升學習效能。
3. 重點推行高效能的電子學習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課堂參與的機會,增強師生的互動,照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
4. 重視回饋學生,藉著不同的評估模式,讓學生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度,並透過反思提升學習果效。
5. 舉辦海外學習交流團,以擴闊學生的視野及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6. 透過課堂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強化學習效能。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設全面的閱讀計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 推行高效能的電子學習課,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增強師生的互動,以照顧學生個別的學習差異。
3. 利用資訊科技配合教學,培養學生自學精神。
4. 透過進行專題研習,培養學生不同的共通能力。
5. 推行生命教育,讓學生瞭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學懂珍惜生命。
6. 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及公民素質。
7. 推行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共通能力的培養:
本校重視培養學生創造力、自學、協作及批判思維等共通能力。利用「合作學習」讓學生透過溝通及討論建構知識。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著重照顧個別差異。
1. 英文科按能力分班,設拔尖班及抽離輔導。2. P.5-6設數學科抽離小組。3. 強調對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進行課業及測考調適,設不同類型的課後輔導班;安排教學助理進行協課,老師設計不同程度之工作紙,以配合學生能力。4. 更聘請了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以協助有需要的學生。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小四至小六常識科進行校本課程裁剪,配以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校的課程更配合學生的需要。為照顧個別差異,英文科按能力分班。本校亦設拔尖班及抽離輔導,著重對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進行課業及測考調適。另設不同類型的課後輔導班、幼小及中小銜接課程。
家校合作:
定期舉辦家長會、講座及家長學堂。透過家長會及家長日、家教會、家長義工隊及故事爸媽計劃,增強家長與校方的溝通。
校風:
定期舉辦家長會、講座及家長學堂。透過家長會及家長日、家教會、家長義工隊及故事爸媽計劃,增強家長與校方的溝通。
學校發展計劃:
1. 提升學生自學能力:運用不同的策略,提升學生使用工具書,摘錄筆記,運用不同的閱策略,從不同途徑搜尋資訊及收集資料,篩選、綜合、運用、展陳資料及評鑑等自學能力。
2. 本校培養學生「謙誠智慧」的素質:透過不同的策略,培養學生具備以下「謙誠智慧」的素質:自信積極、誠信及自律自省。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舉辦不同的學習工作坊,並透過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學校亦推動教師與本港及港外之學校交流,以發展教學技巧。
其他:
本校經常在不同的校外比賽中獲獎,如「創新科技嘉年華2016微型震動機械人接力賽」一等獎、校際舞蹈節甲級獎、校際音樂節鋼琴比賽冠軍、團跑比賽冠軍等等。此外,本校每年亦會籌辦交流活動,前往加拿大、韓國、澳門及國內等地方進行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