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為管理核心,授權校長帶領訓輔、教務、校務、活動、總務、學業輔導、教師考績、資訊科技、課程發展等二十個行政組,執行學校事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學校由法團校董會管理,成員11人,包括校監、五名辦學團體代表、校長、一名教師代表、一名家長代表、一名校友代表及一名獨立人士。
學校關注事項:
推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歸屬感,提昇關愛文化。
學習和教學策略:
重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學科與術科的互融,啟發學生的創造力。運用合作學習、電子工具加強學生在課堂的互動。引入自主學習及STEM課程,強調以學生為本,設計多元化的課堂,令學生投入學習,積極學習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習慣,提升自我,令學生成為具備世界視野的終身學習者。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運用中文繪本、英文RWI圖書及繪本、書袋等鼓勵學生多閱讀,於主題學習週鼓勵跨課程閱讀。
2. 每年舉辦為期五天的主題學習週,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各科亦設有專題研習。
3. 設完善的德育及公民課及成長課,透過朝陽教室、早會分享及校園電視台直播節目等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
4. 運用平板電腦進行互動學習,讓學生得到即時回饋,互相觀摩學習成效。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專題研習及課堂活動,提昇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成立支援小組及制訂校本學生支援政策。教師集體備課設計適切的課程;包括拔尖及補底計劃。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集體備課進行課程調適以收拔尖補底之效。
家校合作:
透過家長日、家教會會議、家長義工服務等建立家校溝通的渠道。
校風:
透過家長日、家教會會議、家長義工服務等建立家校溝通的渠道。
學校發展計劃:
貫徹「愛心滿校園」政策,邁向關愛和諧的理想校園。繼續推動體藝及科技的重點項目,迎合多元目標的發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就學校發展進行各類型的教師工作坊及個人進修。
2. 參與EDB「在小學音樂科課程規劃及學與教引入電子學習策略」計劃。
其他:
透過講座、工作坊、參觀、音樂、舞蹈及戲劇欣賞等全方位學習活動,擴闊學生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