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轄下設有「校務管理」、「學與教」、「學生支援」及「活動統籌」四大委員會,各委員會分別設有不同行政小組,由中層、科組統籌人員及教師組成,以推行學校發展計劃及執行各項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2012年8月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人數13人,包括辦學團體校董6人,校長校董、教員校董、替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替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各1人。
環保政策:
有完善的環保政策,成功營造環保校園,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積極參與或推行各項環保活動,如「傳承惜食」計劃、「環保‧還補綠色教育」計劃、「綠得開心學校標誌」計劃、「香港『惜』食」運動、「舊校服回收為環保」活動等,讓學生能身體力行地實踐保護環境的精神。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安排綜合課,致力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2. 在中英文科推行戲劇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建立自信及增強溝通能力。
3. 小一至小六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
4. 在各主科推行「自學策略」教學。
5. 推行「合作學習」,加強師生及生生互動。
6. 進行跨學科主題學習及全方位學習。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及獎勵計劃。
2. 提供網上互動學習平台,並透過校園電視台,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
3. 在各級進行專題研習,致力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4. 以德公課結合跨學科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解難及研習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個別學習計劃、小一及早識別、教育心理服務、言語治療、抽離式小班教學、協作學習、專題小組及「結伴同航訓練」計劃、功課及考試調適、音樂治療、英文口語訓練。
2. 英語、數學及視藝拔尖班。
3. 舞蹈、節奏樂、戲劇、乒乓球訓練。
4. 資優情意小組。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各科進行課程剪裁及優化校本單元。
2. 推行全班式資優課程、持續推展創意思維及科研課程。
3. 為有特殊需要學生提供功課及試卷調適。
4. 於小三至六能力較高的班別推行中、英、數增潤課程。
家校合作:
1. 透過家長日、各級家長會及家長茶聚,增加彼此對學生學業和行為的了解。
2. 家教會舉辦親子旅行、教育講座、義工聚會、設立獎學金及出版會訊。
校風:
1. 透過家長日、各級家長會及家長茶聚,增加彼此對學生學業和行為的了解。
2. 家教會舉辦親子旅行、教育講座、義工聚會、設立獎學金及出版會訊。
學校發展計劃:
2012年8月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人數13人,包括辦學團體校董6人,校長校董、教員校董、替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替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各1人。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校本教師專業培訓。
2. 參與教育局「專業發展學校計劃」之「夥伴學校支援計劃」,發展數理科技教育(STEM)。
3. 課程統籌主任及常識科科主任分別參與教育局課程發展組的學習社群,定期到教育局作專業交流。
其他:
1. 香港學校朗誦節:英語詩文集誦(三年級組)季軍、粵語詩文集誦(四至六年級)冠軍。
2. 香港學校音樂節:中文聖詩(三、四年級組)優異。
3. 校際舞蹈節:a. 中國舞甲級獎; b. 西方舞甲級獎一項、優等獎一項。
4. 屯門區第三十一屆舞蹈大賽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