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校監為法團校董會主席,轄下依次為校長、副校長、中層管理人員及各科組統籌,分成四個行政組別: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多元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當然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共十四人。
環保政策:
學校透過綠化校園、回收計劃,讓學生實踐環保生活。
學校關注事項:
關注事項1:優化學與教,培育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學習和教學策略:
各科均設校本課程,以配合一條龍辦學,讓學生能順利銜接中學學習。課堂中提供機會讓學生運用有效的思考方法及解難策略,以培養其高階思維能力。利用適異教學策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此外,透過不同類型學習活動,例如探究活動、全方位學習和專題研習等,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啟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創造力和共通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多元化閱讀計劃︰設有共同閱讀時間、推行伴讀計劃、校本英語閱讀計劃及校本閱讀獎勵計劃。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包括利用電子學習平台及使用iPad進行課堂活動,以促進學與教效能。3. 配合核心價值觀培育之年度主題,透過創設情境及角色,學生在專題研習中履行相關任務,從而訓練他們的思維、分析及協作等共通能力。4. 設德育及個人成長教育課、核心價值觀培育計劃、嘉諾撒人素質教育校本課程和校本輔導活動,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不同學科的學習活動、進行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活動及跨校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二至六年級各級設一班「普教中」班,並設中、英、數輔導班及英文、數學勵進班,以抽離式小班教學模式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此外,為具領袖潛能或對語文、數學及科學等範疇有濃厚興趣及能力較高的高小學生,設相關拔尖課程;而學習支援小組則按學生的需要進行調適;並透過多元化小組,讓學生獲得適當的培育。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為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材料,並加入高階思維策略為課程設計元素。
家校合作:
透過家校活動,加強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及了解。家長積極參與及支持學校義工服務,如故事爸媽、讀書會主持人、課外活動導師、學業輔導小組等。藉家長日、家教會及內聯網,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和溝通。
校風: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當然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共十四人。
學校發展計劃:
關注事項1:優化學與教,培育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關注事項2:豐富學生經歷,擴闊視野,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關注事項3:慶祝六十周年校慶,凝聚各持份者,加強學校師生、家長及校友對學校的歸屬感,以協助學校持續發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按學校發展需要,為教師安排合適的專業發展活動;教師亦因應學科所需參與相關的培訓活動、加入跨校教師網絡,並透過同儕備課及觀課,提升教師教學效能。
其他:
九龍城區傑出小學生
小女童軍最高榮譽小棕仙
第68屆學校朗誦節︰詩詞集誦獲亞軍,中英普獲三甲共34名
第69屆學校音樂節聖詩組合唱獲季軍,聲樂及獨奏獲三甲共7名
第9屆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獲冠軍共3名
香港青少年鋼琴大賽兒童組獲金獎
九龍東區小學校際比賽:田徑女子甲組二百米獲季軍:游泳女子乙組四乘五十米自由泳接力賽獲季軍
香港童軍總會紅磡區區總監盃錦標賽獲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