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為天主教香港教區轄下學校,本校設有法團校董會,由多方專業人士組成,負責監察及管理學校事務。學校行政架構嚴謹,設管理與組織、學與教、學生支援及多元活動四大組別,多方位發展及培育學生。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內的校董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提高學校的教學效能,堅守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真理、公義、愛、生命及家庭,竭力實踐學校的辦學宗旨:愛,確保學校管理完善及提升學校表現。
環保政策:
學校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工作,相信環保教育要由小培養。學校推行不同計劃以推動環保教育,包括聖神果園種植活動,讓學生明白生命的重要;學校實行節約能源措施,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節能減廢,同時會進行不同教育活動。定期舉行月會,邀請不同的專業人士,教導及分享環保訊息。
學習和教學策略:
設早讀、早操,德育成長課、學生月會及跨學科活動培養多元智能。透過祈禱、早會、月訓、個人成長教育手冊、社職員訓練、選舉及升旗儀式等,培養正確價值觀及態度。並以公民教育為主體,常識科為骨幹,推行「跨學科課程統整主題教學」,讓學生以經驗建構知識。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透過圖書課、早讀、中英文廣泛閱讀、好書推介、朋輩伴讀等提升閱讀興趣。
2. 公民教育組配合其他科組推行活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
3. 設專題研習活動,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及共通能力。
4. 運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效能。運用不同的網上學習平台,鼓勵學生自學。
5. 推展電子學習,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共通能力的培養:
1. 透過有系統計劃聚焦發展學生自學能力。
2. 透過觀課、分科會議或集體備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透過測考調適、加強輔導教學、學習小組、功課輔導班、同儕伴讀計劃、非華語學生支援計劃等照顧學習差異。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提供多元化活動及課程,以提升資優學生能力:各學科的尖子班及思維訓練、各項體藝訓練等。
家校合作:
家長義工協助圖書館、學生午膳、學校活動等,不但減輕老師工作量,亦可給學校改善意見。
校風:
家長義工協助圖書館、學生午膳、學校活動等,不但減輕老師工作量,亦可給學校改善意見。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學校行政管理措施,成為專業教育團體。
2. 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
3. 推動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推動教育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2. 透過有系統的培訓計劃推展資優教育。
3. 透過工作坊或培訓提升教師對使用電子教學的信心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