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隸屬香港天主教區,學校設立法團校董會,由校長、副校長、學校改善小組、行政組、功能小組、專責小組及各科務小組共同策劃及推展各項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校董會成員為校監李家榮先生、陳淑儀校長、周豫康執事、汪家智醫生、張秀文女士、葉寶林神父、楊美雲醫生、阮瑞嫻校長、許瀚賢校長、黃健超副校長、陳瑞芝副校長、彭兆楷先生、何健華先生、李慶汕先生、潘志嬌女士
環保政策:
本校成立環保大使隊伍宣傳及推行環保活動,並與團體合作舉行綠色活動。
學校關注事項:
本校課程概括為:基督智慧伴成長,兩文三語奠基石;學習自主成動力,思維能力掌未來。本校致力培養學生愛主愛人的精神,主動學習,建立自信,發展多元智能。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以小班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並積極推展電子學習及STEAM課程,同時亦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經歷,並且提供思維策略的訓練,啟發學生的高層次思考。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透過中、英、數自學策略、資訊科技、閱讀策略、專題研習技巧及高層次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建立TKT-Buddy獎勵計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3. 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提升師生及生生互動。
4. 透過校本德育課,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大」笪地攤位活動、聯課活動、體藝活動、課程統整及專題研習等,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本校提供多元化學習支援計劃,包括︰幼小銜接課程、小六與中一的銜接措施、駐校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課後支援、資優培訓等,以支援不同需要的學生。此外,課外輔導教學由專職老師設計增益性教學活動作個別跟進。本校亦提早識別能力稍遜或有不同困難程度的學生,提供適切關注和支援。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老師透過共同備課剪裁課程,並透過普及性及拔尖性的資優課程、分層課業、學科輔導、課後導修班等,照顧學生多樣性。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經常舉辦多元化親子康樂活動及家長教育活動,並與學校協辦各大型活動,以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及合作。
校風:
本校家長教師會經常舉辦多元化親子康樂活動及家長教育活動,並與學校協辦各大型活動,以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及合作。
學校發展計劃:
培育學生效法基督愛主愛人的精神,建立正面的校園文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發展學生的潛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依據已制定教師專業發展政策,在教與學、學生發展、學校發展,專業群體關係及服務和個人成長及發展範疇,建立學習型的教學團隊。
其他:
本校設有多項獎學金及獎勵計劃,表揚成績優異、熱心服務、體藝表現卓越的學生。學校推行「一生一體藝」政策,鼓勵學生參與各項公開比賽,成績卓越。為配合全方位學習,本校近年來進行多次境外學習交流活動,曾到過的地點包括中山、廣州、台北、海南島、沖繩等,旨在擴闊學生的視野及加強學生之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