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校董會制訂發展方向,校長及行政組統籌各科組落實。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獨立人士、校長、教師、家長和校友代表。
環保政策:
建設「綠色學校」為目標,教導學生實踐「環保四用原則」;推廣綠色生活和有機種植。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學與教,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自主、自信和喜愛學習的孩子。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堂著重互動、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及科學科技教育,讓學生觀察、搜集資料,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並利用分組策略照顧學習差異。
關鍵項目的發展:
閱讀:早讀、「愛閱讀、愛分享」獎勵計劃。中英文科老師與圖書館主任協作教學圖書館課。
資訊科技:16/17年度全校WiFi,各科課堂按學生學習需要,進行電子學習,以促進學生的自學、高階思維發及共通能力。常識科已獲QEF撥款,利用校園WiFi、平板電腦等,進行科學探究。設內聯網,提供自學平台。校園電視台設三個頻道,製作校本電視節目,配合教學。
專題研習:發展一年級及六年級跨學科學習,並藉多元化評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專題研習週發展共通能力。
生命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及提高抗逆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專題研習週、跨科學習、電子學習及自主學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利用中、英、數分組策略照顧學習差異;設學生支援小組,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包括課後輔導、朋輩輔導。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推行全班及抽離式資優培育課程、合作學習、高階思維訓練、高參與教室,並利用分組及適異性教學策略、分層課業等,照顧學習差異。
家校合作:
家長義工協助學校發展,並透過學校網頁、刊物(如校訊)、電子通告、家長教師會、家長日,加強家校溝通、協作。
校風:
家長義工協助學校發展,並透過學校網頁、刊物(如校訊)、電子通告、家長教師會、家長日,加強家校溝通、協作。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學與教,培養學生成為一個自主、自信和喜愛學習的孩子。
2. 持續發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正向的人生觀,達至全人發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及觀課,並透過校外協作及交流,提升學與教質素。
針對學校發展重點,鼓勵教師持續進修。
獲教育局及大學支援,促進課程發展,建立學習社群。
其他:
1. 學術、公民、體藝校外比賽榮獲冠、亞、季軍及優異獎項者︰15/16學年,團體獎項33個。
2. 環保卓越計劃教育界別金獎(12/13)、減廢回收在校園金獎(11/12)。
3. 關愛校園榮譽獎(09-12,14);關愛校園主題大獎(生命教育)(13)。
4. 康文署活力校園獎(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