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於2011年成立法團校董會,法團校董會成員共十四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員、家長及獨立人士。
環保政策:
1. 組織健康大使,推動環保教育,提倡節能,邁向可持續生活教育。
2. 參與一人一花活動,綠化校園,提高環保意識,實踐環保生活。
3. 培養學生建立環保生活方式,例如:舉辦環保聖誕派對及素食日。
學習和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本位,重視發展多元智能,八大學習領域和四個關鍵項目緊密配合,積極引入社會資源,並參與教育局及教育機構的學習計劃,引進新思維和最新的教學模式,與時並進,務求學生學會學習,以建構知識,發揮創意,展現潛能。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專題研習:
小一至小四透過常識科作專題研習技能訓練;小五及小六由全校老師分組指導完成研習報告。
2. 從閱讀中學習:
編排圖書課及早讀時間;推行跨學科閱讀計劃及舉辦各項活動。
3.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鋪設完善網絡,運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活動;各級設資訊科技課;並成立「IT小助手」。
4. 德育及公民教育:
設早會、週會、班主任課和成長課,實施全方位輔導計劃,並與宗教科合作推行「宗德」校本課程。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通過八大學習領域、專題研習及全方位學習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尤其重視溝通、協作及高階思維訓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學習支援組,在低年級設主科輔導課,高年級設分組教學,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課餘有功輔班、朋輩輔導小組、劍橋英語訓練、奧林匹克數學培訓班等課程,提昇學生的能力。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按照學生的學習需要及能力,各科作出合適的增刪調適,課業及評估也有相應的配合;同時發展資優課程,為資優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機會。
家校合作:
本校家教會設家長學堂及親子學堂,舉辦多元化興趣班及講座:舉行大型親子旅行:組織家長義工服務學校及社區。
校風:
本校家教會設家長學堂及親子學堂,舉辦多元化興趣班及講座:舉行大型親子旅行:組織家長義工服務學校及社區。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習質素,包括學與教效能、學生語文能力及自學能力。
2. 傳揚福音,讓學生以耶穌為榜樣,在生活中實踐基督精神,培養正確價值觀。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科組定期開會,分享研討會所獲及教學心得,推動研習文化。
2. 教師藉着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協作教學,優化學與教的質素和效能。
3. 學校注重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策略及技巧,加強教師相關培訓及多安排教師參加校外研討會。
其他:
1. 定期與國內姊妹學校互訪交流及舉辦境外考察活動以擴闊學生世界視野。2. 家長教師會設多項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