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管理,不同行政組負責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每季舉行會議,匯報學校狀況及商討校務發展。
環保政策:
1. 以校園持續發展為目標,全校參與及督導各項措施。
2. 設置回收設備,善用資源。
3. 推行環境教育活動:設學生環保大使,鼓勵學生身體力行。
學校關注事項:
1. 塑造基督化人格,培養學生自律、虔誠、自愛,能回饋社會,榮神益人。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實踐「做中學」體驗為本的教育理念。
2. 透過合作學習,學生互動建構知識。
3. 提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翁。
4. 善用社區設施和大自然作為我們的教室,把學習從課室帶進現實生活的場境中。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培育學習自愛、自立、自學的精神。
2. 推行戶外學習及探索專題,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3. 發展「基督少年軍」及推動生命教育課程,推廣德育及公民教育。
共通能力的培養:
全年以四個向度的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1. 從閱讀中學習 Read to Learn。
2. 從創作中學習 Design+Make to Learn。
3. 從服務中學習 Serve to Learn。
4. 從遊戲中學習 Play to Learn。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全校參加推行融合教育,本着基督大愛精神支援每位孩子,讓孩子發揮所長,全人培育,本校按教育局指引推行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個別差異。
家校合作:
1. 家長小組「家長相約在周二」每周聚會,彼此交流、扶持、自我提升。
2. 家長日、多元親子活動、家長工作坊,促進家校溝通和互信。
3. 家訪、家長手機應用程式(Parent App)有效及直接的家校通訊往來。
校風:
1. 家長小組「家長相約在周二」每周聚會,彼此交流、扶持、自我提升。
2. 家長日、多元親子活動、家長工作坊,促進家校溝通和互信。
3. 家訪、家長手機應用程式(Parent App)有效及直接的家校通訊往來。
學校發展計劃:
1. 塑造基督化人格,培養學生自律、虔誠、自愛,能回饋社會,榮神益人。
2. 建立有使命感的專業團隊,全方位裝備孩童面對新世代的挑戰。
3. 加強家長教育,與家長同行,培育及陪伴孩童身心靈健康愉快地成長。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設立校本培訓機制,安排教師持續進修。
2. 推行「三人同行夥伴計劃」,促進專業交流和提升教學素質。
3. 推行「共同備課計劃」,共商共研高效策略,激發孩子自主學習。
4. 積極與大專院校及教育機構合作,發展校本課程。
其他:
走進社區學習:走訪區內區外幼稚園、長者服務中心,分享愛,學習關懷;
衝出香港體驗:與國內山西學校及北歐芬蘭小學連結、交流,拓展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