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法團校董會以下是校監、校長、副校長及五位學位主任(PSM),其下設十個小組以便進一步管理學校各範疇事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基督教宣道會徐澤林紀念小學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1. 廢物回收計劃。
2. 電力節能政策。
3. 校服、課本、學習資源回收政策。
4. 使用節水設備。
學校關注事項:
培養學生正向的價值觀,尊重差異,各展所長。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推行適異教學策略。
2. 運用資優13招進行思維訓練。
3. 推行專題研習。
4. 教授學習策略。
5. 發展「電子書包為教學及功課媒介」計劃。
6. 採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小二至小六)。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教授中英文閱讀策略,並推行多元化的閱讀計劃等。
2. 資訊科技教學:本校各級均開設資訊科技科、電腦興趣小組、「電腦小精英」等。於四至六年級開設「電子書包為學習與功課媒介」 計劃。各科運用iPad進行學與教活動。
3. 專題研習:透過全方位學習讓學生將專題研習與生活結合。
4.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主題活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正向的價值觀。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專題研習、實作活動、解難活動和聯課活動提升學生的溝通、協作和創造的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於課後設輔導組、拔尖組及各精英小組。
2. 設有學生支援小組。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中文科、英文科、數學科均實施課程剪裁。
2. 推行課業調適和評估調適政策。
3. 設輔導組、拔尖組及各精英小組。
家校合作:
1. 透過家長教師會促進家校溝通和合作。
2. 舉辦教育性和聯誼性的活動。
校風:
1. 透過家長教師會促進家校溝通和合作。
2. 舉辦教育性和聯誼性的活動。
學校發展計劃:
1. 培養學生七種首要價值觀及態度─國民身份認同。
2. 發展資優教育。
3. 應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周年主題教師發展活動。
2. 參加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服務。
3. 參加教育局資優教育組教師網絡。
其他:
交流計劃﹕
1. 暑期英語遊學團。
2. 暑期音樂交流學習團。
3. 內地交流學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