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在法團校董會的領導下,校長、兩位副校長及行政主任,負責統籌8大行政組別及其功能小組。本校另設家長教師會及校友會,作為學校與家長及校友溝通的橋樑。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的法團校董會於2008年成立,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成員、獨立人士、家長代表、校友代表及教師代表。
環保政策:
於校舍旁的政府用地建立附有小池的「環保生態園」,於天台添置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裝置並進行綠化。廚餘機則將剩餘的食物化成有機肥料,並將上述各項環保措施融入科學科課程內。
學校關注事項:
(一) 發展校本資優教育:a) 拓展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b) 培育學生個人及社交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按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訂定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推行跨科主題學習計劃,讓學生透過課程統整,培養他們運用不同學習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去進行探究、思考和解決問題;透過多元學習策略和活動,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和創意思維,並提升學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意識。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透過綜合課、早會、成長課和各領域的課程,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本校德育課程以進取、關愛、堅毅和服務作為主要核心價值。
2. 閱讀:透過早讀、圖書推介、小書蟲計畫、網上閱讀、主題閱讀等教授閱讀策略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 專題研習:常識、數學和音樂科均設有專題研習冊;各級學生透過參與「跨科主題學習日」提升研習技巧。
4. 資訊科技:已鋪設學校無線網絡(WiFi900),並在各科開展電子教學及利用平板電腦輔助教學。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各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學校亦透過專題研習及跨學科主題教學,重點發展學生的研習、協作、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除中英數小組輔導教學外,另設潛能班培訓優異學生。此外,透過幼小銜接措施、個別學習支援計畫及測考調適,為有需要的學生作出調適安排。
家校合作:
家長是學校重要夥伴,家長教師會常與學校聯合舉辦活動及講座。家長們熱心參與學校各項義工服務,學校不同的校務小組對家長有各種形式的支援。家校緊密合作培育學生心身靈健康成長。
校風:
家長是學校重要夥伴,家長教師會常與學校聯合舉辦活動及講座。家長們熱心參與學校各項義工服務,學校不同的校務小組對家長有各種形式的支援。家校緊密合作培育學生心身靈健康成長。
學校發展計劃:
發展校本資優教育:在課堂中加入高層次思維教學策略,並於課後安排課程活動,拓展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且與外間資優機構合作培訓學生。
培育學生個人及社交能力:透過宗教教育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藉全方位輔導活動,培養自我管理及人際關係的能力,並為學生安排情意教育。持續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協助學生發揮個人潛能 — 教導學生運用電子平台,促進學習成效。藉學藝活動及興趣班培養學生多元智能,並透過活動及比賽擴闊學生視野,讓學生應用所學習的高層次思維能力。已開展STEM教育,在電腦科加入編寫程式內容,加強學生解難能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除共同備課,還透過同儕觀課、觀摩交流課和教學工作坊,讓教師彼此交流教學心得和互相學習。本校更邀請大專院校的專家,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觀課、評課(中、英、數、常、科),進一步發揮教師專業才能。本校亦有系統地安排不同的科、組老師到訪不同的外間機構,讓教師與外間學校的同工交流教學經驗。
其他:
數學及科學科以英語授課;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合辦數學及科學課程,供全港資優生報讀。
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棍術冠軍
2016 朗誦節冠軍10項 2016 田徑比賽(沙田)擲壘球冠軍
2016 音樂節冠軍3項 2016 羽毛球男單及女單冠軍(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