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辦學團體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法團校董會之下設學校發展及決策委員會、校政執行委員會及4個行政組別,跟進校務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於2013年8月31日成立,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監、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
環保政策:
環保午膳飯盒、節省能源設施及政策、調整空調溫度、使用慳電光管、空中花園降低頂層課室溫度、廢物回收等。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著重品德情意教育,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如:境外交流學習、「會祖精神」主題課程、主題閱讀週、專題研習週、中英數增潤課程等。
2. 一至六年級推行小班教學,一至四年級全級及五、六年級部分班別推行普通話教授中文。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校本「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及「會祖精神」主題課程,培養愛主愛人的「嘉諾撒好學生」;
2. 早讀課、閱讀獎勵計劃、主題閱讀分享及主題閱讀週,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
3.「專題研習」縱向能力架構,訓練不同的研習及高階思維能力;
4. 推行STEM教育,加入科學及科技等探索學習,培養創意及解難能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創意思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與人溝通技巧及解難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不同能力學生分組,互相合作學習;輔導小組教學;伴讀計劃;學生支援小組及早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及輔導;學習支援計劃的推行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因應學生不同需要作出調適:座位安排、功課調適、測考特別安排;引入校外資源,推薦資優生參加校外比賽或培訓。
家校合作:
學校以不同的溝通方法,如給家長的信、陽光電話、家長日、各級家長會、老師的叮嚀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培育學生的成長。家長義工協助學校發展;家教會舉辦多元化活動,以加強家校溝通。
校風:
學校以不同的溝通方法,如給家長的信、陽光電話、家長日、各級家長會、老師的叮嚀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培育學生的成長。家長義工協助學校發展;家教會舉辦多元化活動,以加強家校溝通。
學校發展計劃:
1. 鞏固「嘉諾撒好老師」及「嘉諾撒好學生」的心靈陶育。
2. 培養師生喜愛「從閱讀中學習」的文化。
3. 透過「電子學習」及「行政電子化」促進課堂學習及教師工作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教師研課,透過提問及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思維及協作能力。
其他:
家教會及校友會設立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