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教育局 → 法團校董會 → 校監 → 校長 → 中層人員 → 教職員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共十四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員、校友、家長和獨立人士等。
環保政策:
成立學生環境保護大使,透過服務、比賽、參觀及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並成功申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邁向綠色大道」資助計劃,以更換全校的節能光管,藉以實踐節約能源的理念。
學習和教學策略:
在中、英、數、常四個主科推行「評估促進學習」、電子學習及高階思維訓練, 並舉辦普通話活動、英語日、英語戲劇教育、數學解難徑、高階思維訓練、STEM科技教育、專題研習、時事論壇、時事民主牆、開放式探究日記活動、教育營及音樂日等。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設早讀課、中文科「從閱讀到寫作」及英語閱讀課程。
2. 廣泛教授資訊科技知識和技能,鼓勵學生通過電子學習進行自學。
3. 設生命教育課及專題講座,培育學生身心靈的發展。
4. 在不同級別進行專題研習。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通過課堂活動、專題研習、STEM 科技教育、網頁設計、活動課及主持分享會等。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有精英班、提升班、輔導班、鞏固班、功課輔導班、學習工作坊及言語治療工作坊。此外,亦推薦精英學生參與由教育局或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資優教育課程,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進行課業及評估調適。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三年級英文科及高小主科按學生成績分不同組別上課。由三年級開始,其中一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
家校合作:
舉辦學生支援服務家長會、家長學堂和工作坊,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和協作。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籌辦活動包括家長分享會、家庭樂迎新春一日遊、「貧富宴」親子體驗活動、校服回收及轉讓、舊書義賣等。並設有褓母車監察委員會,監察褓母車服務質素。
校風:
舉辦學生支援服務家長會、家長學堂和工作坊,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和協作。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籌辦活動包括家長分享會、家庭樂迎新春一日遊、「貧富宴」親子體驗活動、校服回收及轉讓、舊書義賣等。並設有褓母車監察委員會,監察褓母車服務質素。
學校發展計劃:
1. 電子學習計劃
2. 生命教育: 啟發潛能、活出真我
3. 資優教育發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香港聖公會聯校教師發展日、「電子學習計劃」教師工作坊、「STEM科技教育亅教師工作坊及參觀友校。
其他:
中國舞AB隊及現代舞AB隊在第53屆校際舞蹈節中獲得甲等及優等獎。中級合唱團在第69屆校際音樂節外語歌曲及中文歌曲合唱中獲亞軍及季軍;初級合唱團、管樂及弦樂隊獲優良成績。2016香港青年音樂匯演中高級管樂隊及弦樂團獲得銀獎及金獎。在2016年度,本校體育校隊在「港島及九龍地域小學體育獎勵計劃」中再獲九龍東區運動金獎學校,更連續十九年奪取金獎學校殊榮,獲頒「十九連霸」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