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分九個行政組:校本管理組、學務組、課程發展組、學習支援組、培育組、活動組、資訊科技及教育組、藝術教育發展組及學生事務組,以策劃及推動校務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2008年成立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法團校董會。設有校監1人,辦學團體校董7人,家長和教師校董各2人、獨立校董2人及當然校董1人。
環保政策:
常識科加入通識課程,加強環境保育意識。成功申請綠化校園資助計劃、賽馬會校園節能睇現計劃,引入太陽能發電等設施,促進學生對有機耕種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學校關注事項:
1. 在照顧個別學生差異方面,提升教師運用課堂策略的成效。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堂設計採用以腦科學為基礎的教學法,並運用資優十三式圖像思維策略。教學結合電子學習元素如平板電腦,發展學生的學習技能,長遠推動自主學習文化。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動跨課程閱讀,結合德育及學術元素,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2. 學科教學融合資訊科技元素,善用IT作為教學及互動的工具。3. 訓輔工作以全方位進行,通過多元化活動滲透正向價值觀,培育學生良好的品德。4. 發展STEM教育,利用科學、科技創意、數學等元素,透過平板電腦、Flipped Classroom等發展學生共通能力。5. 各科均安排全方位強效學習活動,讓學生把學習結合生活經歷。6. 境外學習:帶領小四至小六學生進行境外學習文化交流如佛山、廣西、廈門、西安、新加坡等,擴闊學生視野。
共通能力的培養:
持續於課堂與校內各類活動全面滲入共通能力的元素 (協作、 溝通、創造、運算、研習、明辨是非、資訊科技、解難、自我管理),讓所有學生都有提升自我的機會。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為資優學生進行拔尖培訓活動如多元智能及體藝培訓。
2. 加強輔導教學計劃。
3. 設課後功課輔導(研習班)。
4. 朋輩關懷如大哥哥大姐姐計劃,鼓勵學生服務學習。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學校按不同能力的學生需要策劃課程。為資優學生進行拔尖培訓活動,讓學生發展所長。為能力稍遜的學生提供學習上的支援,再配以家課及考試調適,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
家校合作:
透過陽光電話和家長日,讓教師與家長保持溝通。舉辦家長講座及工作坊,以協助家長發展學生能力。組織家長義工隊,促進家校合作。
校風:
透過陽光電話和家長日,讓教師與家長保持溝通。舉辦家長講座及工作坊,以協助家長發展學生能力。組織家長義工隊,促進家校合作。
學校發展計劃:
1. 持續透過共同備課、同儕交流、專業發展、嶄新教學法等,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並照顧同學的多樣性,以提升學與教成效。
2. 促進老師、學生及家長的正向發展,培育生命素質,提升追求身心靈健康的能力和動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持續深化教師專業成長,包括嶄新教學策略、生命及正向教育、電子學習、學習差異的照顧等。透過校本培訓、教師學習群、教師配屬、參與教育局與大學的專業交流、共同備課等,提升整體教師團隊的專業能力。
其他:
第68屆香港學校朗誦節:高級組女子英詩集誦冠軍及高級組男子英詩集誦亞軍。校際舞蹈節獲1項優等獎及1項甲級獎。2017香港聯校音樂大賽高級組合唱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