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採取全校參與的科層管理模式,共同訂定學校發展計劃及關注事項,具備透明度及問責性。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31/8/2007成立法團校董會,共有法團校董13人。成員來自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及獨立人士,定期商議校政,推動學校發展。
環保政策:
積極參予環保活動及綠化校園計劃,並安裝多項節能及可再生能源設施。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學與教策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以學生為本。
2. 重視高階思維培養。
3. 推展合作學習。
4. 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5.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6. 發揮學生多元智能。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有圖書課、中、英早讀課、親子伴讀及「網上閱讀」等計劃。
2. 設有兩個電腦室,全校課室安裝電腦及投影機,並增設60部平板電腦,加強資訊科技的發展,推展電子學習。
3. 一至六年級設專題研習,五年級超學科專題研習由全校老師帶領小組進行探究學習。
4. 訓輔合一,以班主任課、生活課、成長小組、服務學習及校本輔導獎勵計劃培育學生。
共通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意思考能力,亦透過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設有加強輔導教學及中英數學科輔導。
2. 提供免費及收費託管服務。
3. 三層式資優教育課程。
4. 言語治療師駐校服務。
5. 教育心理學家駐校服務。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中英數常各科因應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課程剪裁並調適課業,以提升學習效能。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樑,配合學校發展,推行多元化的校內及校外活動。家長代表加入法團校董會,參與校政。
校風:
採取全校參與的科層管理模式,共同訂定學校發展計劃及關注事項,具備透明度及問責性。
學校發展計劃:
31/8/2007成立法團校董會,共有法團校董13人。成員來自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及獨立人士,定期商議校政,推動學校發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舉行教師發展日。
2. 教師專業進修。
3. 推行集體備課。
4. 同儕及公開觀課。
5. 舉辦教師工作坊。
6. 教研分享。
7. 學校交流。
8. 推行教師夥伴計劃。
其他:
注重教研工作,配合學校發展需要,參與校本專業支援計劃,引入大學及教育專業團體,亦與國內小學結成姊妹學校,優化教學,積極與校外專業團體交流,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