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設有法團校董會,日常運作由校長帶領各行政組別及學科組別,推展各範疇事務。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於2012年成立,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校董、獨立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及校友校董。
環保政策:
透過正規和非正規課程,多角度教育學生關注環保,讓他們實踐綠色生活。
學校關注事項:
1. 持續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習效能。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持續發展校本課程,因應學生不同需要剪裁學與教內容,促使學生建構知識。
2. 運用多媒體教學、全方位學習時段及組織跨學科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在深廣度得以全面發展,透過各科不同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廣閱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透過探究及研習,加強學習果效。
2. 利用資訊科技與無線網絡支援學與教。
共通能力的培養:
在課堂中以小班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發展學生的協作及溝通能力;透過多樣化的學習經歷,包括創意設計思維課程、校本資優課程、STEM課程及機械人課程等,提升學生的各種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立學生支援小組,透過各種計劃照顧資優及能力稍遜學生。加強及早識別機制,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持續發展調適學習進度及評估,定期與家長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此外,亦設有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支援。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注意教研工作,持續為有需要學生設計課程。
2. 主科設有抽離式課程,拓展資優生思維教學,為其提供各類進階課程及支援。
3. 完善全級式資優校本課程,設立人才庫有系統地記錄學生的強項智能,為學生提供表現平台,盡展所長。
家校合作:
與家教會合作在家長義工隊伍協助下,舉行不同類型的親子活動及家長教育講座。
校風:
與家教會合作在家長義工隊伍協助下,舉行不同類型的親子活動及家長教育講座。
學校發展計劃:
1. 持續發展校本課程。
2. 推行啟發潛能教育,營造關愛文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每年配合學校發展重點,為教師提供一系列校本教師專業培訓,提升教學效益。
其他:
1. 每年均籌辦國外及國內交流體驗活動,曾交流地點包括內地、美國、紐西蘭、澳洲、日本、新加坡、沙巴及台灣等。
2. 此外,由於學術成績優異,課外活動出色,於06/07、08/09、10/11、11/12、16/17年度榮獲保良局傑出學校獎;九度獲「關愛校園獎」。
3. 本校屢獲公開及校際比賽獎項如游泳、數學、辯論及機械人比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