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校長帶領行政小組成員透過定期會議,共同決策、計畫和評估校內活動,有效地運用資源以提升教學質素。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2013年5月成立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教員校董、獨立校董及家長校董組成。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設全方位學習時段。
2. 調動上課時間進行全校跨學科專題研習。
3. 跨學科活動日。
4. 加強STEM教育。
5. 校本中、英文課程。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設閱讀時間、圖書課、親子伴讀計劃及午膳閱讀小組,二至六年級採用英語閱讀小組教學。
2. 所有教室設多媒體設備,配合有效運用平板電腦,教師進行資訊科技教學。設「教學資源平台」,提升學生網上自學能力。
3. 推行全校性跨學科專題研習週。
4. 利用成長課程進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並進行校本輔導活動。
共通能力的培養:
校本專題研習課程大綱培養學生九種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設資優人才庫,讓學生發揮學習潛能,主動參與學習。
2. 校本英語閱讀計畫按學生能力施教,提升其英語技巧。
3. 設加強輔導及課後導修課,照顧學習差異。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校本課程統整及專題研習課程、拔尖補底課程。
家校合作:
1. 設家教會,加強家校溝通。
2. 聯合家教會印製校訊《森聲》。
校風:
1. 設家教會,加強家校溝通。
2. 聯合家教會印製校訊《森聲》。
學校發展計劃:
1. 關注事項:"We Learn", "We Play" & "We Care";
2. 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效能;
3. 培養學生知禮守規,互相尊重的良好品格;
4. 採用適切的提問技巧,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
5. 鼓勵自主學習,照顧個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