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有一位校監, 十二位校董及一位校長。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環保政策:
本校訂有節約能源政策,使用升降機指引等。各班設有「環保大使」一職,負責向同學宣揚環保訊息。週訓及公民教育課中,亦加入環保教育。
學校關注事項:
1. 發展學生不同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
學習和教學策略:
透過主題教學、綜合學習週(專題研習、參觀、講座、小組活動),推行跨科課程。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閱讀計劃:設早讀課、圖書課、閱讀獎勵計劃、網上閱讀。
2. 資訊科技:設電腦課、資訊科技協助員、於課後開放電腦室、教師自設教學平台,開發校本電子教材。
3. 專題研習:透過有系統的研習技能培訓,推行各科及跨科專題研習。
4.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早會、週訓、班主任課、德育課、成長課,培育學生在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成長。
共通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協作、自學(電子平台自學)及溝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設有加強輔導班,課餘輔導課及適應課程,設立學生支援小組,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為南亞裔學生設計合適的中文課程,為照顧學生的需要而提供功課、默寫、評估及課程調適。
家校合作:
每年均舉行家長日、家教會全體會議、親子旅行、親子日營參觀活動、家長講座等。
校風:
每年均舉行家長日、家教會全體會議、親子旅行、親子日營參觀活動、家長講座等。
學校發展計劃:
1.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2.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
3.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 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5. 學生懂得自我管理。
6. 學生能擁有反思自己行為的能力。
7. 學生能訂定自我改善的計劃。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提供教師發展專業及培訓時段,提升教師各方面教學的技巧,尤其在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兩方面,為未來數年的重點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