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管理。校長下由行政小組統籌行政事務,分科處理學科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15人,8位辦學團體校董,另設校長、2位教師、2位家長、1位校友及1位獨立校董。
環保政策:
1. 建設環保校園,於天台設置太陽能板、校內設立環保回收箱。
2. 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向學生宣揚環保信息,如沖沖五分鐘、地球一小時、學生環保大使計劃。
3. 參與綠化園資助計畫,綠化校園。
學校關注事項:
1. 探究與體驗~提昇好奇心、主動性、解決問題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英語校園:初小施行英語讀寫計畫,高小運用學習策略。
2. 自編中文校本課程,提升閱讀、寫作、思維能力。
3. 小班教學:遊戲、戲劇及小組教學。
4. 學習經歷:戶外學習、境外考察、情境教學、通識論壇、科技教育。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早讀課、閱讀獎勵計劃、閱讀日、中英文延展閱讀計劃。
2. 月會、德育及公民教育課。
3. 分科及跨科專題研習、主題學習活動。
4. 設電子學習平台,利用i-pad進行學習活動、翻轉課堂 。
共通能力的培養:
1. 透過分科教學及學習經歷培養共通能力。
2. 設計專科及跨學科專題研習課程。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1. 小一適應課程、小一及早識別計畫。
2. 升中面試課程、升中講座、參觀中學。
3. 中英數資優班。
4. 加強輔導、輔導及功課輔導。
5. 個別學習計劃、功課及考試調適。
6. 駐校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服務。
7. 支援老師及展趐計畫。
8. 愛心天使及朋輩互助計畫。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編寫加強輔導、輔導及資優課程。
2. 家課及考試調適。
3. 中英數分層課業。
家校合作:
家教會、家長義工隊、家長教育、親子旅行、親子步行籌款、聯誼活動。
校風:
家教會、家長義工隊、家長教育、親子旅行、親子步行籌款、聯誼活動。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課程與教學,運用探究及體驗學習策略。
2. 於課內及課外,開闊自主空間,發揮學生的潛能。
3. 加強多元化學習經歷及服務學習。
4. 培養欣賞、感恩、利他的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STEM
2. 電子學習
3. 體驗式學習
4. 自主學習
其他:
1.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優秀教師獎、傑出教師獎、傑出藝術教師獎、海華師鐸獎。2. 連續七年「關愛校園」榮譽。3. 榮獲衞生處認證為「至『營』學校」。4. 曾連續六年榮獲「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組織獎。5. 曾連續7年榮獲屯門區小學校際體育比賽全年總錦標獎。6. 升中派位第一及首三志願分別為90%及94%。7. 上年度校外比賽共獲獎42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