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於2011年成立,由不同持份者來管理學校,當中有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辦學團體校董等。
學校關注事項:
建構關愛共融文化,多元化學習及評估模式以照顧差異。
學習和教學策略: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例如大澳本土課程及文化交流活動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並加強共融關愛文化和提升學習效能。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除在常識科推行專題研習外,亦有推行跨學科的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各種共通能力。
2. 設各項閱讀獎勵計劃,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配合各科組發展,支援學與教。
3. 利用資訊科技提高互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4. 透過服務學習,成長課及其他隱蔽及非正規課程加強德育及公民教育。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課堂活動、多元發展活動和專題學習,培養學生不同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為有學習困難學生進行不同的學習計劃,並開設課前、課後輔導班及利用合作學習、異質分組、分層課業、高階思維培訓計劃,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本校設有「小一新生適應及插班生調適計劃」,朋輩愛心天使,非華語支援課程,放學課後非華語功輔班、英語增潤課程,並設學生功輔班,指導學生功課疑難。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已達教育局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教師專業發展指標。以關愛共融為學校關注事項。- 以班級經營課、早會、成長課、各項科程及各項全方位輔導計劃培養共融文化。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各主科按單元或專題設計作課程調適,照顧差異。
家校合作:
透過家長學堂和家長義工等以提高家校合作。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通過六年的學校生活,期望培養學生達至「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謙恭有禮和愛主愛人」,成為良好公民。
學校發展計劃:
1. 培養彼此尊重欣賞,互助互愛的精神,建構和諧共融文化。
2. 發展多元化的學習模式,善用差異,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配合推行STEM 課程,共融關愛校園及照顧個別差異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