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已於2006年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熟悉教育政策,關心教育事務,提供學校發展方向。
環保政策:
1. 校園設環保回收箱、有機種植花圃、廚餘回收活動等。2. 透過校本環保課程,加強學生對保護環境的意識及觸覺。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學與教︰建構高階思維。2. 推動正向教育、培育積極馬基人。
學習和教學策略:
小一至小六採用多元化教學策略。中、英、數、常發展校本課程,自擬課業冊及英語拼音班。透過每年全方位及跨科學習活動,提升探究及協作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透過全方位參觀及不同的境外交流活動,擴闊學生視野。2. 設有中、英文閱讀課、早讀課及閱讀獎勵計劃,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昇技巧。3. 提供不同的教學平台進行各科的資訊科技互動學習。4. 透過成長課、宗教、校本輔導活動,加強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5. 透過全校推行STEM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每年進行不同專題研習活動,融入德育及跨學科元素。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利用不同的分組模式,照顧學習差異。設英、數拔尖班,另推薦不同範疇的資優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及比賽。課前、課後設輔導班。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除測考調適外,本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聘請支援老師及教學助理,舉辦輔導小組、社交小組及個別學習計劃。本校亦運用加強言語治療津貼,外購服務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透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及課業調適以配合學生需要。
家校合作:
本校於1995年5月成立家長教師會。家教會組織家長義工隊如午膳、圖書館、園圃等,印製家校會訊,舉辦興趣班及家長工作坊,協助籌備各項大型活動。學校與家長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
校風:
校風淳樸。老師態度親切,極富愛心,師生關係良好。學校採用訓輔合一,建立正面的學校文化,有駐校輔導主任及社工,為家長及學生提供支援。設獎勵計劃,表揚學生各方面成就。另設「一人一職」計劃,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願景︰「發揚基督精神,培養美好人格;提升多元能力,活出豐盛人生;共建優質校園,造就卓越新一代」。發展方向︰優化學與教及推動正向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團隊,組成不同學習社群,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