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辦學團體為世界龍岡學校(香港)有限公司,由法團校董會管理。法團校董會主席張鴻釗先生。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本校法團校董會於2006年7月成立,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7人、替代辦學團體校董1人、獨立校董1人、當然校董1人、教員校董1人、替代教員校董1人、家長校董1人及替代家長校董1人。
環保政策: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愛護環境,珍惜地球資源及善用再生能源。
1. 設置水耕種植系統,以太陽能光伏板收集太陽能及編寫程式來控制灌溉的程序,結合環保與科技教育。2. 種植各種花卉及果樹,綠化校園及加強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3. 設置回收箱,鼓勵學生回收可再用的物品。
學校關注事項:
實施「經歷為本」的課堂,讓孩子愛「上學」,愛上「學」。
學習和教學策略:
學校本着「經歷為本」的理念,全面推行小班教學,讓孩子愛「上學」、愛上「學」。我們的課堂會透過遊戲、角色扮演等活動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透過親身經歷,讓孩子們去觸摸、發掘、探究知識。
另外,為了照顧學生不同能力的學習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動機,學校於課後推行拔尖課程,包括中文創意寫作班、英語話劇、讀者劇場、英文創意寫作班及數學解難班,以發掘學生的潛能。
本校從2016-2017學年起,全面推行電子教學,老師在課堂上運用平板電腦,配合教學應用程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預習及家課均加入電子學習元素,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課後拔尖課程,讓有能力的學生更上一層樓;2. 設立校本及彩虹課業,支援有多樣學習需要的學生;3. 推行STEM課程,培育學生的科研能力;4. 運用資訊科技,推動自主學習;5. 設立手機應用程式,增強家校溝通;6. 每週設德育及公民教育課,透過週會及講座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小班教學,經歷為本」的課堂,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每節課堂,學生均經歷輸入、實踐及匯報的部分。學生能夠從「做」中學習,培養共通能力。日常課堂配合全方位學習活動、課後的多元智能活動及拔尖課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整合加強輔導計劃的資源,運用全校參與模式,利用小班教學的優勢,將每班的人數減少,使老師對學生加強關顧,營造關愛校園。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制定適切的支援措施,關注他們的學習差異,幫助他們提升學習能力。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 學校於課後推行拔尖課程,包括中文創意寫作班、英語話劇、讀者劇場、英文創意寫作班及數學解難班,以發掘學生的潛能。2. 為有學習需要的學生給予功課、默書及考試調適,並設有校本教育心理服務、言語治療服務、數之樂除法課程、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專注力小組、社交小組、讀寫小組、喜伴同行計劃及職業治療小組。
家校合作:
1. 設立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舉行大型活動如運動會、聖誕聯歡會等;
2. 定期舉辦親子旅行、團拜、興趣班及親子講座工作坊促進家校合作。
校風:
1. 設立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舉行大型活動如運動會、聖誕聯歡會等;
2. 定期舉辦親子旅行、團拜、興趣班及親子講座工作坊促進家校合作。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學與教,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學習效能。透過電子輔助工具、多元化策略,配合「拔尖」政策及鼓勵閱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引入校本支援,優化校本課程,照顧學生的多樣性;並推行「經歷為本」的課堂,提升學生的參與度。2. 建立積極人生,發揮個人所長。透過多元化活動,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提升品德素養及公民意識。另外,透過集會及跨學科活動提昇學生自理、自律能力及培養自愛的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為提升教師學與教的效能,學校引入教育局及各大學的協作計劃,透過共同備課及觀課,提升教師的素質,達致教學相長。另外,學校每年均舉辦2次教師發展日,透過講座及工作坊提升教師學與教的效能。學校亦鼓勵教師參與各大專院校的培訓課程及分享會,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其他:
1. 為全年每級學業成績最優異的學生設有「龍岡獎學金」、「張漢澤先生獎學金」及「張文衛伉儷獎學金」。2. 為全年體藝成績最優異的學生設有「張鎮漢主席傑出學生獎學金」。3. 為全年學業成績進步最多的學生設有「東井圓林東會長獎學金」。4. 為全年服務最佳的學生設有「張榮輔先生獎學金」。5. 每年為五年級學生舉辦「國內交流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