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設立行政組、學校發展組和多個科目及功能小組,在法團校董會領導下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獨立人士及校長。
環保政策:
為建立學生環保的習慣,本校已制訂校本環保指引,並舉辦多項活動,包括:香港無冷氣夜、地球一小時、廢紙回收活動、沖沖五分鐘、環保標誌創作活動、「環保資訊」廣播等。
學校關注事項:
藉優化校本課程,以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及推動電子學習;培養正向思維,致力建立學生積極樂觀及尊重他人的態度;提升行政管理及監察效能,完善考績制度及提升團隊精神。
學習和教學策略:
設有普通話教中文、英語圖書教學及寫作計劃、數學解難課程、常識服務學習、STEM科技探究專題課程、跨科主題學習等校本設計,以建構寬廣而均衡的課程;另提供戶外參觀、境外交流等學習活動,加強學生參與和實踐、應用共通能力;學校亦透過平板電腦及網上平台等資源,提升教學效能、促進課堂互動。
關鍵項目的發展:
閱讀:設閱讀時間、閱讀策略訓練、伴讀計劃及校本閱讀獎勵計劃,建立閱讀習慣及有關環境佈置。
資訊科技:設有電腦課,高小設校本課程,購置平板電腦,促進學習。
專題研習:設研習能力系統訓練,培養自學能力。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班主任課、比比和朋友課程、主題學習活動、時事議題討論等,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承擔的精神。
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專題研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各科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以及校本優質課業設計,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思考能力、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研習能力。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資優組積極發展各類資優學習活動,提升和培育學生不同的潛能。
學習支援組提供識字班、閱讀技巧訓練班、功課輔導班及言語治療等服務;亦開設不同的訓練班培養學生社交技巧及專注力。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課堂教學滲入資優教育元素、增強外間支援、制訂校本加速學習/評估機制。另設功課及評估調適,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
家校合作:
舉辦家長講座、興趣班、親子活動、敬師活動及組織家長義工等,促進親子和師生關係,提升家長和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
校風:
舉辦家長講座、興趣班、親子活動、敬師活動及組織家長義工等,促進親子和師生關係,提升家長和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校本課程。
2. 培養學生正向思維。
3. 提升領導及協作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透過備課、觀課、工作坊及講座,引入外間支援,進行觀摩交流,發展本校專業文化。
其他:
提供各種培訓,鼓勵學生多元發展,發揮潛能。設多項獎學金及獎勵計劃,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及參與校外比賽,爭取卓越表現。
舉辦交流計劃及遊學團,擴闊學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