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推行校本管理。設有法團校董會;並已於2001年初成立家長教師會。本校教師承諾:以優秀的團隊精神和專業知識,竭盡所能,提供優質的教學,培養我們每一個學生–榮一神益人、品學兼優。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2007年成立了法團校董會,定期討論學校的發展工作。
(4) 環保政策 :
本校十分著重校園環保工作,並設有「校園環保小組」統籌全校的環保推廣活動。過去多年,均獲頒「卓越明智減廢獎」。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以增強學習效能。本校同時甚為著重學生的英語水平,藉著辦學團體的國際網絡,經常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化英語的機會,如美國遊學團、美國中學生交流團等,均由學生負責接待工作。此外,美國各大專院校更派教師及學生義工到本校交流,推廣「國際文化校園」計劃。本校亦為香港大學「Reach Out for English」學習計劃的唯一協作中學。近年學校更推行全校師生參與的"V-Power Scheme"及"Super V-Power Scheme",訓練學生英語能力。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鼓勵不同形式的學習,除正規課程外,透過早會、週會、午間活動讓同學接觸不同的知識領域,培養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為了加強教與學的果效,本校推行了校本中英數三科課程調適計劃、課堂學習研究及專題研習計劃,並實行小組教學,以求更切合教學需要。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校本課程,以配合學生學習,並在初中設計校本的通識教育科和綜合商業科,為新高中課程準備。本校除了中英文科的網上閱讀計劃及廣泛閱讀計劃外,還加入各學習領域的閱讀計劃,如親子閱讀計劃、數學科閱讀計劃、英文科CD故事書閱讀計劃、源於澳紐教育的Reciprocal Reading Program等。學校更有晨讀計劃、閱讀之星獎勵計劃,並在週會安排作家講座等活動。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國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科學、電腦與資訊科技、視覺藝術。2. 課程重點:中一至中六 美國研究科(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中一及中二 通識教育科,中三 綜合商業科。
(4) 生涯規劃 :
提供縱向及橫向的生涯規劃計劃及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目標及豐富其學習及職場體驗。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積極推廣閱讀風氣,設有晨讀計劃和不同的閱讀獎勵計劃。老師和學生均能純熟掌握資訊科技輔助學習。其中設計與科技科更積極推動學生參加「校際互聯網機械人大賽」,並屢獲大獎和獲邀參加不同的國際比賽。每年均進行中三級跨科專題研習比賽,提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本校由校長統籌輔導組及訓導組等工作,並著重以基督教育為本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務求學生能在個人成長方面,得到均衡發展。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聘有輔導員及教育心理學家,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關顧,並有課程剪裁及各項輔導計劃,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此外,各科設計工作紙、作業時均會因應班本差異而作調適,以增加學習的成功感。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對學業及品行要求嚴格,除一般習作、測驗、考試外,還要求同學參與社會服務及不同專題習作,以達不同要求。部分科目亦引入「家長評分制度」及「學習歷程檔案」等評估方法。
(1) 家校合作 :
家長教師會成立多年,家長除積極參與各項家長課程、親子活動及家長團契外,更經常透過不同渠道參與學校發展的工作。
(2) 校風 :
校風純樸,強調品格與知識並重,尤重福音工作。初中推行的「老•生常談計劃」、在課後進行功課輔導及規劃活動,便是這方面工作的延伸及優化。此外,中一至中五設「雙班主任制」及在初中推行校本輔導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關顧。課後有福音小組及不同興趣班, 供各級同學參加。 學校又為高年班同學個別設計 「公開考試成就目標」,分析強弱機危,從而設計合適的補課課程,以提高考試成績。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升學與教質素,著重學生學習成效。2. 發展多元學習經歷,探索體驗職場世界。3. 視學生為上帝所造的不同個體,重視及關懷學生個人成長及需要。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設有「學校改善組」統籌本校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常規工作包括新入職教師輔導、教師專業發展研討會和工作坊。此外,辦學團體亦提供「基督化教育課程」,使同工了解學校教育目標。
其 他 :
本校已成立「愛心基金」多年,由本校老師捐款以協助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又配合香港路德會教育服務政策,推行「教、學、社」計劃,讓本校學生能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學習與他人相處、幫助有需要的人。此外,本校積極發展國際網絡,舉辦交流活動,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並推薦本校學生升讀美國逾十間的協同大學。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地鐵:寶琳站;巴士:297、93A、93K、93M、98D、690、694、798X;小巴:10/2M、15/7M、105/6。
備註 :
與校外院校合作,提供應用學習課程。透過校內正規體藝課程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並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並與校外團體合作,舉辦義工服務,讓學生服務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