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由法團校董會負責監察學校,轄下有行政會議、教務、訓導及輔導等委員會,共同制定及執行各項發展項目,並與家長會、學生會、教師及舊生會緊密交流。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由辦學團體代表、獨立專業人士、家長、教師及校友組成法團校董會,為學校制定發展方向,並監察學校運作。
(4) 環保政策 :
◆ 成立環保學會及各班設有環保大使,以推動環保工作。◆ 建立自然教育徑及天台花園,加深學生對綠化的認識。◆ 推動使用再生能源,在校園內設立太陽能發電裝置。
(1) 全校語文政策 :
◆ 除中國語文、中史、體育、普通話及生命教育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並舉辦活動,如英語週、朗誦訓練、英語遊學團等,以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透過佳作欣賞、名家演講等活動,以培養學生對學習中文的興趣。◆ 列普通話科為初中必修課程,務使中三學生達至應有水平。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改善中、英、數課程,奠定學生學習基礎。◆ 採用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法,發展學生思維。◆ 重視師生交流與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加強聯課活動,豐富學習體驗。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學生可於六十四個選修組合中,按興趣及能力選讀其中三科。能力較高者可選讀日文,以此作為第四個選修科目。2. 課程重點:◆ 初中設通識教育科,以便銜接高中新課程。◆ 設立生命教育科,協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增設「其他學習經歷」課程,讓學生有足夠的閱歷以達至均衡及全人發展。
(4) 生涯規劃 :
◆ 幫助學生發揮潛能,為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作好準備。◆ 幫助學生裝備可轉用技能,並將技能運用在升學及其他工作方面。◆ 舉辦講座、工作坊及參觀,以幫助學生規劃未來。◆ 提高學生在升學方面的選擇能力,讓他們能夠作出適當選擇。◆ 為學生及家長提供足夠升學資訊,如中六聯招數據、大學入學要求及海外升學資料等。◆ 舉辦聯招模擬練習、師友計劃等活動,以增加學生對升學及工作世界的了解。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舉辦廣泛閱讀計劃、網上閱讀計劃、書展、好書推介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設立內聯網,鼓勵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加強自學精神。◆ 提供有系統的專題研習技巧訓練,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列生命教育科為常規課程,配合德育計劃,培養學生道德觀念及公民意識。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 成立學生支援組,照顧學習差異。◆ 提供課後增潤課程,鞏固學習基礎。◆ 成立資優學生發展組,啟發學生潛能。◆ 設立初中學生事務組及輔導組,對個別學生給予指導。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制訂多元化評估模式,持續評核學生學習進度,並予正面回饋及輔導。◆ 每年派發四次學業評估報告,促進家校聯繫及合作。
(1) 家校合作 :
透過家教會活動、家長日、座談會、學生手册、通告、學校網頁等渠道,加強家校聯繫。
(2) 校風 :
◆ 本校校風純樸,重視德育。◆ 融合常規課程及德育計劃,讓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推行「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建立關愛文化。◆ 學生會主辦多項師生同樂活動,建立和諧校園。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制訂全人發展計劃,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 設立生命教育科及定下每月德育主題,讓學生從反思及實踐中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 推廣家校合作,幫助學生解決成長問題。 ◆ 鼓勵學生參與「其他學習經歷」,讓學生有足夠的體驗以達至均衡及全人發展。2. 推行高效學習計劃,提高教學成效: ◆ 改進課程以符合新學制的需要。 ◆ 運用高效能的學與教策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 照顧學習差異,讓學生發展所長。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 教師積極參與新高中課程發展培訓。◆ 舉辦研討會,協助教師適應教學新發展。
其 他 :
1. 中學文憑試(2016): ◆ 各科合格率為100%,4級或以上之百分率為85.4%;每名考生平均考獲0.40 (5**級)、0.94 (5*級)、1.54 (5級)、2.51 (4級)。 ◆ 考獲符合本港大學入學要求者達96.57%;84.57%學生考獲五科4級之成績;97.14%學生通過大學聯合招生程序(JUPAS)升讀本港大學,而全部學生之 93.71%通過聯招程序升讀本港大學之學位課程。 ◆ 9位學生考獲三科或以上5**級的成績;丁焯桓同學更考獲五科5**級、三科5*級及一科A級之佳績。2. 課外活動表現: ◆ 跳繩隊隊員入選香港代表隊,於2010年、2014年及2016年分別在英國、香港及瑞典勇奪世界跳繩錦標賽表演盃冠軍,並於2011年、2013年及2015年分別在韓國、新加坡及吉隆坡取得亞洲盃冠軍。 ◆ 音樂組連續八年榮獲學校動感聲藝匯演最佳整體演出金獎及最具創意金獎。 ◆ 舞蹈組奪得多次舞蹈節優等獎。 ◆ 於LCCI初級及中級簿記會計試名列全球第一及第二,並於LCCI中級成本會計試名列全港第一及第二。 ◆ 學生在其他範疇,如學術、體育、話劇、校際朗誦節及社會服務等均屢獲殊榮。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校舍毗鄰上水港鐵站及上水巴士總站。
備註 :
本校不開辦應用學習課程,但安排多元化課程及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並紀錄在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