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於2009年正式成立法團校董會,由家長、校友、教師與辦學團體選出代表組成,共同策劃、推動學校持續發展。本校實踐「全校參與決策」與「分權管治」模式,校內設有多個專責部門領導、支援及監察科組工作,部門主管定期舉行會議協調及監督日常運作,優化教學效能及關顧學生成長,並製訂學校長遠發展目標及策略。本校推行雙向式教職員評估制度,加強問責及反思,提升管理效能。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請參考本校網頁:http://www.pooitun.edu.hk
(4) 環保政策 :
制訂節能指引,鼓勵師生節約能源,善用政府和社區資源,申請不同的資助和撥款推行環保教育活動。推行綠色校園計劃,聘專人種植不同類型植物;設計溫室,供學生觀賞及學習。推行培苗計劃和「我是小園丁計劃」,從種植學習愛護地球。培訓環保大使,投入社區環保活動,提昇同學的環保意識。
(1) 全校語文政策 :
1. 本校向來著重訓練學生兩文三語,藉本地及海外之體驗活動營造英語及普通話語境,優化語文學習。 2. 教學語言:數理科以英語為主;人文學科以母語為主。 由於數理科目的性質及詞彙多以英語為主,因此以英文教授數理科,有助學生日後在升學及就業上與國際社會接軌。而人文學科之教學內容多為本地素材,而教學亦較為著重高階思維訓練,因此,人文學科以母語教授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機。 3. 強化英語學習計劃: 英文科透過校本課程,多元化的延展活動及拔尖補底的措施,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4. 加強英語訓練,推行小組教學,舉辦拼音課程,以外籍英語老師教授英語濬深課程。5. 中一至中三每級有一班學生以普通話學習中文,藉此加強學生普通話的聽講能力。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課程著重學生均衡及持續發展,將學科知識與生活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探究精神,致力培養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及終身學習的共通能力。學校成立學與教協調委員會,推行最新及多元化教學法,並以全方位的學習模式,透過參觀及考察、多元化的學術週、參加校外比賽、不同主題的遊學活動等,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另外,學校亦致力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建立電子學習平台,使用平板電腦作教學工具,推動電子教學。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初中採用跨學科「技能取向」統整,將課程與生活結合。高中提供11個不同選修科,包括文、理及商科課程。2. 課程重點:中文、英文、音樂及宗教科均自編校本課程,既切合學生的程度,亦具校本特色,更能提高學習趣味及熱誠。
(4) 生涯規劃 :
自施政報告強調生涯規劃對學生的重要性後,我們擁有更多人力資源及接觸到更多方面的資訊及服務。吸取本校及友校的成功經驗,打造屬具培敦特色的生涯規劃輔導。每級舉行全級性生涯規劃活動,配合中三及中六級的個人升學輔導服務,務求同學在任何階段也有機會思考自身,計劃將來。除了穩固已有的發展項目外,亦引入更多外來資源、開展家長生涯規劃教育及加強同學在職場體驗上的機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生命教育:培敦中學素重培育學生的品德, 學生亦以柔軟受教、自律自重見稱。本校自2002年推行六年一貫生命教育,全面發展學生的內涵素質,藉課程及主題活動雙管齊下,使學生在知、情、行三維向度啟動下,發展成為熱愛生命、主動學習、具內涵、有韌力、能服務奉獻的新生代。自推行生命教育以來,本校學生質素不斷提升,同學皆能奮發上進,敬師愛生,在品格及學業上皆有顯著進步。本校亦獲業界認同,屢獲邀代表香港接待兩岸四地、日本及新加坡學者,交流生命教育心得:本校在學生培育方面屢獲獎項,曾連續三屆獲選為《卓越關愛校園》及《關愛校園獎》,並於2011年成為全港首間中學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 德育及公民教育領域》,亦於同年獲頒《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 生命彩虹獎章優秀組織獎》,以表揚本校在生命教育方面之表現。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建立互愛互助、彼此接納的共融學習環境。透過不同的支援系統,讓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都能克服學習障礙,戰勝舊我,建立自信,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採用持續及多元化評估,學科及術科成績均計算在學年成績內。引進本地及國際學術評估測驗,讓學生有更多機會了解自己的學術水平。
(1)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成立於1999年,家校緊密合作,家長透過參與制訂校政,有效反映家長的意見。家教會亦積極推動家長教育、資助學生活動,並設立獎學金,獎勵品學躍進之同學。
(2) 校風 :
培敦中學以嚴謹的校規及悉心的關懷建構融洽有序的校園文化,同學淳樸守規,柔軟受教,懂得守望相助,關懷別人:教師亦成為學生的同行者,以身作則,全力培育同學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願景的明日領袖。
(1) 學校發展計劃 :
學校發展計劃以「生命教育」及以提升「學與教」為兩大主軸。本年度以「熱誠愉悅,互動學習」為主題。生命教育方面,藉班主任的「班級經營」,協助同學在品格、人際關係、學業、個人專長、領導才能及生涯規劃方面全面發展及成長,並鼓勵學生互相關懷,活出熱誠及愉悅的人生。學與教方面,學校大力發展電子學習,電子學習的互動性強,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參與的機會,有助提高學與教的效能,讓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堂,學生更可按自己能力,促進主動學習。學校亦會透過推廣閱讀,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並致力培養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及學習興趣。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定期舉辦教師培訓活動,包括教師心靈的關顧及教學策略的反思。推行同儕觀課,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評估。本校教師積極與校外專業團體協作,不少更被邀擔任課程發展議會、考試局科目委員、教育專業團體幹事等職;亦積極與教育界同工分享經驗,並多次獲邀擔任研討會或交流會講者。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116、203E、3B、3D、3M、3P、5; 港鐵:彩虹C2或鑽石山C出口; 小巴:19A、19M、72、79M。
備註 :
1. 學校開設航空學、幼兒教育、餐飲業運作、美容學基礎、酒店服務營運、形象設計、舞蹈及戲劇、西式食品製作。2. 中四英文科分五組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