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實行校本管理。校長之下設兩位副校長,分別統領教務及學生事務工作。下設不同組別,分工合作,處理學校日常事務、發展優質教育。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成員(15/16):辦學團體(9人)、校長(1人)、家長(2人)、教師(2人)、校友(1人)、獨立人士(1人) 。
(4) 環保政策 :
本校積極推行環保教育及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除以往措施如班房清潔比賽廢紙、舊書、月餅罐、膠樽、鋁罐回收、無冷氣日、午間關燈外,本年學校亦繼續推行綠化班房、知慳識電、玻璃再生等項目。本年學校鼓勵學生自水樽及食物盒,以減少浪費。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推行母語教學,重視兩文三語基礎訓練,使學生能中、英兼擅,培養良好語文基礎,以便將來升學及就業。在初中方面,英文科採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切合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中一及中二科學科分班採用英語教授。在中三,中文科及英文科設分組教學,照顧能力稍遜學生;而對於能力較高的學生亦制定教學策略提升學習效能。在高中方面,部份科目分設中英文組,切合學生需要和能力。初中及高中的中文科及英文科亦安排「拔尖補底班」切合學生需要。本校亦透過不同的中英文課外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和興趣。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注重教學成效,著意培育學生自學的能力。讓學生簽訂約章,過自律的生活。鼓勵教師之間科本教學經驗的交流,以提升教學質素。採用長時段排課,提升教與學效能及增設電子教室,促進師生間的教學互動。配合社會需要,增設不同課程(如初中通識、企業會計與財務概況、旅遊與款待);並因應學生學習的情況,於初中進行課程裁剪。成立「推廣閱讀小組」,策劃全校推廣閱讀的工作,提升閱讀的風氣。 策略:1. 每天閱讀15分鐘;2. 填寫閱讀記錄冊; 3. 推行閱讀獎勵計劃及閱讀龍虎榜; 4. 透過不同渠道,由教師、學生推介書籍; 5. 成立讀書會,讓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本校在新高中設有 2X 供學生選修科目。2. 課程重點:課程調適、合作學習、資訊科技、共通能力的培養、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
(4) 生涯規劃 :
1. 以講座及工作坊的形式進行生涯規劃課,讓不同級別的學生為個人生涯規劃作準備;2. 安排學生參觀院校及其他公私營機構,或邀請嘉賓/校友到校分享,以加強學生對不同升學途徑及工作世界的認識;3. 安排職業性向測試,以及加強個人及小組輔導,以助學生制定個人的升學或就業計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初中)每天15分鐘閱讀時間,著學生閱讀中英文圖書。 指定英語讀物,協助初中學生閱讀英語書籍。 於週會、早會邀請同學、老師分享閱讀心得,互相交流。2. 專題研習:各科設不同類型專題報告,鼓勵學生發掘問題,進行探究。3.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各科開設電子教室,增加師生於課堂以外的互動。 提供網上學習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4.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立小組,利用早會、周會、論壇等,就時事進行討論。 組織國內交流團,提高學生對中國的認識。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中一至中三科學設不同語言組別,切合學生能力及需要。部份科目以分組形式進行,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每學期統一測驗及考試各一次。
(1) 家校合作 :
家長是學校的一份子,而家長教師會更在本校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校的大使。家教會的理事及義工每年舉辦不同的講座及活動,如親子一日遊、蛇筵等,令家長體會到「浸中是我家」。我校家長與老師有坦誠、緊密的溝通。
(2) 校風 :
學校不獨注意知識的傳授,也重視學生情意的培育。本校校風純樸,學生皆能守規。本校宗教、升學擇業、訓導組、輔導組、課外活動組聯同東華三院駐校社工於校內推行多項活動,如其他學習經歷周、學長隊訓練營及朋輩組長訓練營,習培育了自信、有責任感的學生。本校亦有整全的學習支援計劃、校本及區本課後活動支援計劃,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及經濟有困難及的學生。
(1) 學校發展計劃 :
2015/16 – 2017/18新周期「三年學校發展計劃」重點:1. 提高學生學習素質;2. 提升學生個人素質。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為在推行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學校除了安排老學習最新學習軟件, Nearpod及3D打印外,也安排老師參觀科學園、數碼港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讓老師親身經歷科技創作。另外,學校進邀請了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鄧永康副校長,分享學校的STEM教育的經驗。
其 他 :
為配合教改及高中學制的改變並不斷通過自我評估,學校成立「課程發展組」以推動校本課程的發展,追求自我完善,促進學校的持續改進。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91、95B、96、97、98、99、171、671; 小巴:37、37A、39C、3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