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由法團校董會監察學校事務,並由校長帶領,設有效學習委員會及學生成長委員會,下轄各行政小組,共同策劃及推動學校發展事項,並與家長教師會、校友會、學生會等保持密切溝通。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於2006年8月成立法團校董會,成為第一批成立法團校董會學校之 一。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教育評議會、余風采五堂會)、校長、獨立人士、家長代表及教師代表等學校持分者。校董會全年開會最少四次,群策群力,為本校創訂長遠規劃,就重要決策(如課程、人事、財務等)作議決。校董會成員均關心教育、支持校務發展,充份發揮領導、監察及支援本校的重要功能。本校成立教育顧問團,成員共26人,包括學者、資深教育工作者、專業人士等,為校務發展提供意見,成員包括香港大學程介明教授、中文大學黃顯華教授、蘇鑰機教授、彭新強教授、浸會大學吳清輝教授、戴希立校長、鄒秉恩校長、蔡國光校長、突破機構蔡元雲醫生、白威醫生、青草地容曾辛薇女士等等。
(4) 環保政策 :
1. 設校園發展及環保組,專責規劃及推行環保政策。2. 設立小田園,培養學生愛護及珍視自然的態度。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為學生提供兩文三語學習。初中部分班別大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部分班別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另於中一及中二級設普通話科。至於高中,則以英語學習為主。本校致力營建英語學習環境,設英語早會、英語日,另特設英語學習專室,定期由英文老師舉辦英語活動,提升學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另本校亦舉辦境外英語交流活動,讓學生擴濶視野之餘,增加英語的演練機會。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本校老師貫徹「先安頓,再釋效」原則,培養學生尊師守規。老師教學以重溫、教授、互動和總結的步驟展開,將教學聯繫學生已有知識,幫助學生有序地學習。2. 教師透過小組討論、學生滙報和遊戲等活動,帶動學生參與及師生互動,又以生活事例引導學生思考。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可按能力及興趣從十一個科目中選修二至三科,另設延伸數學供學生選修。2. 課程重點: (1)本校課程發展關注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及價值觀方面的培育。(2)初中階段,培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與習慣,建立清晰升學目標,基礎學科知識與共通能力。因之,保留傳統學科,如中史、歷史、地理等,另設校本歷史人文、地理能力、專題研習科、中文及英文戲劇科等校本課程。(3)高中階段,主要培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自我推動學習能力以及深化的學術知識,並能於公開試獲取良好成績,以圓大學夢為目標。(4)學校特設有系統及周全的校本價值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協助學生訂立個人目標,發展潛能,力求進步。
(4) 生涯規劃 :
本校設生涯規劃組,在各級安排不同的活動,包括:事業興趣測驗、生涯規劃遊戲、講座、工作坊等,從而幫助學生及早了解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協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志向,以及銜接升學及就業的多元出路,亦能因應學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小組及個別輔導和跟進。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初中於每週設閱讀課,兩天中文早讀、兩天英文早讀,一天德育早讀;高中每周設德育早讀一節,期望學生在寧靜的環境下閱讀中英文書籍、文章,培養閱讀習慣;圖書館設多元閱讀推廣活動,並與各學科協作,推動校園閱讀氛圍。2. 資訊科技:設內聯網,鼓勵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參與WIFI900計劃及成立電子教學推廣小組,分階段推動電子學習。3. 專題研習:初中設校本專題研習科、部分科目設專題研習課業,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協作能力及溝通能力,以至高階思維如多角度思考及明思辨能力。4. 德育及公民教育:學校重視學生內在素質的培養,特設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有策略地透過閱讀課、班主任課、早會、周會、各學科及主題活動,為各級學生設計不同環境、教材和活動的品德教育課程。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1. 設立不同的分組教學模式,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2. 提供課後增潤課程,鞏固學習基礎。3. 學務組設學習專使組織,以啟發及培育尖子。4. 輔導組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學習及身心支援。。5. 全面及有系統地推動群育活動,照顧學生多樣性,發掘學生潛能,培養 學生領導能力,建立共融文化。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學校每學年設兩次統一測驗及兩次期終考試,亦通過日常課業習作、小測及專題報告等,評估學生學習進度。
(1) 家校合作 :
本校已成立家長教師會,該會定期舉行會議收集家長意見,協力推動學校發展。家長熱心積極參與家長義工活動,例如協助早讀課堂、看管午膳秩序、協助圖書館工作等。另外,學校亦透過家長信及網頁發放家長活動及學校訊息,並舉辦家長日、家長講座、工作坊,透過不同渠道培育家長及與家長溝通,教師亦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們在「品學共融」的理念下,營造安頓、釋放、建立自我及多元發展的校園生活,「無鐘聲的集隊」、學生言行得體、教師嚴而有愛、師生互相關愛,構成學校融洽有序的校園文化。
(1) 學校發展計劃 :
2014-2017三年學校發展計劃的關注重點包括:完善自評機制、完善教學策略、回應新高中學制中期檢討、提昇教師領導水平、全面規劃學生多元出路、深化學生價值觀及培養學生領導能力。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學校老師積極參與校外專業機構培訓,本校每年亦針對當年學校關注事項,舉辦教師發展日,協助老師作專業交流,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其 他 :
1. 2016文憑試成績本校取得 5 科第 2 級或以上成績百分率為 99.4%(全港為 74.6%);各科取得第 2 級或以上成績百分率為 99.4%(全港為 84.6%);取得第 3 級或 以上成績百分率為 85.7%(全港為 60.9%);取得第 4 級或以上成績百分率為 57.9%(全港為 34.9%)。中、英、數、通四個核心科目,另加一科選修科達「3, 3, 2, 2, 2」大學門檻者百分率為 63.6%(全港為 36.3%)。2. 課外活動表現中六謝妙純同學代表香港參加英國威爾斯靈閣嶺音樂節獲得冠軍;2015年粵港澳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賽,本校師生獲得最佳組織獎、最佳新聞工作獎、最佳風采獎、優秀指導老師獎;學生曾獲選為香港青年排球代表隊、高爾夫球青少年代表隊、香港花式跳繩代表隊等等;學生在學術、體藝、音樂、校際朗誦節等均屢獲獎項。3. 遊歷學習本校重視遊歷學習,要求每名學生在學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國內外遊歷學習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帶領學生跑出課室,認識社會、國家及世界,以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遊歷地點包括:中國、台灣、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澳門等。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上水火車站轉乘巴士273A、273B;小巴5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