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訂立校本評鑑機制,評核及強化教職員於教學、行政及個人發展的表現。注重管理層與前線教職員工的溝通,建立問責文化,增加校政透明度,為教師及家長提供不同程度參與校政機會。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學校自2005年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副校監、十位校董、顧問及校長。
(4) 環保政策 :
學校致力推行環保教育,期望培育學生成為見聞廣博、具環保意識及有責任感的公民。
(1)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於中一及中二(A班)以普通話教中文。初中各科輔以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加強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提高中、英、數三科教學要求,強化學生基本學習能力。大力推廣中、英閱讀獎勵計劃,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學習生活化,利用資訊科技,提高教學效能。1. 初中:1.1 加強中、英、數、通四科的基礎訓練,更為未達標的同學進行主題式的補課;1.2 重視初中與高中的課程銜接;1.3 實行課程剪裁、多元教學、專題研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1.4 重視學生思維、解難、分析、批判能力訓練,致力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2. 高中:2.1 部分科目於中四開始以英語授課,配合將來大專課程的需要;2.2 除四個核心科目外,學校提供寬而廣的課程(共十一個選修科),讓學生選擇;2.3 推動每班成立學習小組,建立群學文化,提高學生自學及終身學習能力;2.4 為高中同學於課後延展學習,各科開設課後的補習班。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1. 高中除四個核心科目外,學校提供寬而廣的課程(共十一個選修科),讓學生選擇;2. 選修科設2X2. 課程重點:學校推動課程調適、電子學習、多元感官學習、多元智能策略、合作學習、分層課業及朋輩輔導等以照顧學生需要、興趣及能力的多樣性。
(4) 生涯規劃 :
於各級訂立學生生涯規劃的發展方向,以系統的課程、工作坊、營會及活動,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志向、能力和需要,本校亦為學生提供個人/小組輔導,協助學生規劃適合自己的升學或就業的路向,並透過為學生及家長舉辨升學就業的活動,如台灣、廣州升學考察團、工商業機構的參觀等,向他們提供最新的升學及就業的資訊。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 - 學校設「晨讀課」時段,中、英文閱讀獎勵計劃及初中閱讀嘉年華,各班加設圖書閣,致力推廣閱讀風氣,因為我們相信閱讀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及語文能力,豐富其知識及生活經驗,進而提升學習能力。 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全校安裝了無線網絡,及購置IPAD設備,讓我們可以在課堂內外利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提高學與教成效。3. 專題研習 - 學校由中一級開始推行跨科專題研習,讓學生從專題研習過程中,吸取及建構知識,發展不同的共通能力。 4. 德育及公民教育 - 透過生活教育課、早會、週會、義工服務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做人態度,整全地做好個人生涯規劃。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學校按學生能力編班,亦另開設拔尖班、主科課後主題式溫習班及輔導教學小組,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多次小測作持續性評估及上下學期各一次統測及考試。教務組負責監察學生學業表現,進行成績分析及追踪,針對學生弱項,進行改善。
(1) 家校合作 :
1. 成立家長教師會; 2. 成立家長資源中心,推展家教會活動; 3. 提名家長校董加入法團校董會; 4. 透過研討會/工作坊,推行家長教育,加強家校合作。
(2) 校風 :
校風純樸,紀律嚴明,訓輔合一,嚴中有愛。學校設生活教育科,推動價值教育,並透過領袖培訓、社區服務、跨境考察交流及學會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善用校外資源,初中參加賽馬會的『共創成長路』,透過課程、歷奇及服務,全面提升同學的自律性。校董會設立九十萬獎學基金,獎勵在學業等各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生。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各主科推行有效能的分組教學,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評估三方面的調節,全面照顧學習差異;2. 以多元評估方法,強化跨科協調及合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3. 透過閱讀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多閱讀跨學科類型書籍,提升學生中、英語文能力;4.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強化教師專業發展及課程領導,提高教學效能;5. 加強課堂提問和讚賞,聚焦處理學習上的難點,促進互動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6. 於初中核心科目逐步推行電子學習;7. 培養學生建立反思文化,制訂個人生涯規劃;8. 推動健康校園的發展,加強品德教育,培育自信、自律、自強的學生;9. 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活動及比賽,透過跨境考察交流及服務學習,豐富其學習經歷;10. 設立雙班主任制,強化班級的經營,營造關愛氛圍,提高學生整體質素。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與各大專院校合辦工作坊、研討會及專業發展計劃,增加老師進修機會。學校已建立同儕觀課文化,老師間能互相交流、分享、觀摩及切磋,以提升專業水平。本校周禮深老師榮獲第十二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數學教育領域)」,為本港教育界最高殊榮,周禮深老師並獲教育局邀請,舉辦開放課堂、講座和工作坊,向其他學校分享優良的教學實踐。周老師在數學教育領域的卓越教學成就,正好反映本校教師的教學策略成效顯著,獲得社會人士認同及肯定。
其 他 :
鄭裕彤中學深信學生全人發展的方向,對每一位青少年人都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校隊訓練除了技能,亦包含了紀律、創造、合作、溝通、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及自我管理等不同共通能力。學校本著校訓「文、行、忠、信」,除了發展學術、領導、紀律、關愛的培育,亦著意提拔學生在體育活動上的發展。鄭裕彤中學提供多元、多嘗試、發掘學生興趣及展現潛能的主旨,讓學生在不同運動範疇上獲得涉獵的機會。鄭中在15-16年度內,獲獎範疇既闊且深,在羽毛球、足球、田徑、游泳、乒乓球、閃避球、跳繩,均獲取獎項,學生及教練得到適心的栽培,享受過程之餘,改變了不少學生的生活態度及價值觀!排球、舞蹈、羽毛球更加在整體成績屢創佳績,學生表現驕人,讓家長、學校、學生、老師們都感到光榮!羽毛球男女子隊乙組奪冠,來年升組比賽,挑戰更高水平的賽事,讓學生開拓眼界!舞蹈組的中國舞及爵士舞多年來取得優等及甲等之高級榮譽殊榮,從來不會白費老師與教練對學生的期望!排球隊(排球及沙灘排球),男子隊創隊三年,共取得五冠一亞的驕人成績,可喜可賀,證明了鄭中學生的能力;女子隊連續八年總冠軍、全港精英賽連續三年冠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績,而且培訓出多名香港青少年代表隊成員。自2010年以來,本校每年持續透過大學運動員計劃,推薦運動員學生以較低學業成績成功入讀大學,短短六年間,有超過十一名學生運動員學生因此而接受高等教練,讓學生們在運動範疇上自強不息,校方將持續宗旨進發,繼續支持及協助學生全人發展,發掘潛能,增強學生自信心。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98D; 港鐵:寶琳站; 專線小巴:10M、17。
備註 :
本校學生中、英、數要達到基本水平才能升班。若學生成績欠佳,校方將建議學生留級,以鞏固其學業基礎。另外,學校規定學生操行必須合格方可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