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設教與學部、學生成長部及學校行政部,分別管理學與教、學生培育及學校行政三方面的發展。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校董會成員來自教育、資訊科技及財經等多個界別,而且多有濃厚的宗教背景,使命感相當強,他們各有分工,發揮專長,在財務、資訊科技、募集捐款及開拓資源等方面,致力為學校作出貢獻。校董會致力實踐「信望愛」精神,宗教力量不單豐富了學校生命,更為學生成長支援工作注入更大的能量。
(3) 環保政策 :
1. 環保實踐於日常生活中,本校設有廢物分類回收箱; 2. 學生午膳餐盒使用環保餐盒;及 3. 校園內種植不少樹木、灌木及花卉。
(1) 全校語文政策 :
1. 因應學生的英語能力,初中級部份班別於數學科及綜合科學科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其他學科,包括通識教育科、歷史科、地理科、電腦與資訊科技科及基本商業及經濟科採用英語延展模式,為同學未來升讀高中及大學作準備; 2. 獲教育局撥款,推行英語提升計劃及優化英語提升計劃,旨在提供優質英語學習環境。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透過推行功課政策,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2.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培養自學能力; 3. 培養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行建構知識; 4. 以生活化題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擴闊學生視野; 5. 推行「持續性評估」政策,讓學生了解個人的學習進度,而教師會作出適時的回饋; 6. 各學科會根據課程發展處建議的課程綱要,訂定發展校本課程,於教學時,各學科教師會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學習能力的差異來處理學習進度; 7. 英文科及中文科推行分級小班教學,致力提升語文水平及照顧學習差異;及 8. 本校於初中開設「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銜接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採用分組上課時間表為學生提供最多的選科組合,詳情可參學校網頁。2. 課程重點:為切合本校學生的學習需要,本校於中、英、數學科推行校本課程剪裁計劃。此外,英文科於初中提供話劇課程,藉以提升學生英文能力。
(4) 生涯規劃 :
本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生涯規劃,在不同級別為同學提供適切的生涯規劃活動及輔導。1. 初中級與輔導組合作,舉辦週會、工作坊等,幫助同學自我認識及培養他們正向思維。本校選用教育局及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出版的「尋找生命的色彩」作為生涯規劃課本,讓同學認識自己的性格、能力、興趣及了解高中學制相關事宜。2. 高中級本校安排中四級同學參觀由貿發局舉辦的「教育及職業博覽」,期間讓同學獲得最全面、最近期的資訊。此外,本校安排中五級同學完成「事業興趣測驗 Career Interest Inventory CII」,此測驗是由中文大學授權使用的職業性向評估工具,同學完成後可就著評估結果,向班主任或升輔組老師作個別面談輔導。本校亦引進「成功在夢」生涯規劃教材遊戲,以遊戲將生涯規劃具體化,協助同學為未來策劃及部署。本校邀請不同專業機構到校講解多元出路相關的題目,例如:學友社、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等。本校亦舉辦模擬面試,讓同學有更多練習的機會,以便提升個人面試技巧。此外,本校邀請了正就讀於本港大學的舊生回校分享其成功經驗,並激勵中六同學為自己的前途奮鬥。3. 赴台升學為增加同學赴台升讀大學的機會,本校與數所台灣的大學結盟,包括中原大學、大葉大學等,與本校展開學習交流及互訪,讓同學有更多機會負笈海外。而本校中六同學屢獲台灣大學優先取錄,包括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4. 家長工作本校每年為中三及中六家長舉辦升學講座,讓家長知悉相關的升學出路資訊,並可與老師面談有關子女選科及升學等問題。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本校於初中開設「通識教育科」,旨在幫助學生銜接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2. 設有語文學習中心,協助及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兩文三語;3. 初中推行電子學習,強化學生主動學習。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教師已接受「資優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訓練,以便有效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學校亦參加了教育局推展的「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學校」計劃,以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好讓他們愉快地學習,充分發展潛能,以及在和諧與關懷的環境下成長。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推行持續及總結性學習評估,以便緊貼跟進學生的學業表現。
(1) 家校合作 :
1. 校方重視家校合作; 2. 於開校第三年,校方協助成立家教會; 3. 校方定期舉辦家長晚會及家長日; 4. 校方定期向家長派發「學校通訊」及「情繫怡中」;及5. 校長定期出席家教會所舉辦的「校長茶座」聽取家長意見。
(2) 校風 :
1. 推行基督教教育,校風純樸,重視學生言行及校服儀容; 2. 培育學生實踐「律己愛人、盡心愛神」; 3. 推行雙班主制,師生關係良好;及 4. 重視家校合作,定期舉辦家長日、家長晚會及家長茶座以加強家校溝通。
(1) 學校發展計劃 :
以3年為學校發展週期。2015-2018年的目標包括:1. 加強一條龍協作;2. 引發學生主動學習,優化課堂學與教;3. 提升生命教育成效,培育學生領袖;4. 培養管理人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1. 推行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透過觀課、分享及研討,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策略及技巧;2. 舉行教學策略及課室管理工作坊;及3. 為幫助新入職老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推行「新教師啟導」計劃。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課外活動主要分為學術、體育、藝術、興趣、服務五大範疇,共有40多個學會組織,致力啟發學生潛能,以配合「啟發潛能教育」及「成功教育」的目標。在過去的學年,中文朗誦隊、辯論隊、非洲鼓、舞蹈組、義工服務及女子排球隊等皆表現突出,推動「一生一體藝」理念,讓學生有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
其 他 :
1. 「國際啟發潛能教育大獎」及「國際啟發潛能學校成就大獎」2. 獲「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認證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1. 乘地鐵至東涌站,經東薈城步行約十分鐘即可到本校;或轉乘37號巴士並在「文東路」站下車;或 2. 乘E21A或E31號巴士在「怡文中學」站下車。
備註 :
為照顧學習差異,不同級別於中、英、數及通識科進行小班教學。